多年以后,大部分人想到小米时,脑海中闪现的第一画面甚至有可能会与智能手机毫无关联,而完全由智能汽车占据。这款智能汽车不一定是最近刚上市的小米 SU7,不过这一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其起源却要从小米 SU7 说起。
3 月 28 日晚,小米投资百亿、打磨三年的小米 SU7 正式上市。
上市当晚,小米 SU7 的大定量如绚烂的烟花般节节盛开 —— 4 分钟破万,7 分钟破 2 万,27 分钟破 5 万,24 小时突破了 88,898 台,令放烟花者自得,看烟花者惊羡。毋庸置疑,对于小米来说,这是充满历史意义,注定要被载入小米史册的一晚。
6 天之后,历史意义仿佛迈着小碎步一样,快速地再次到来 —— 4 月 3 日 早上 8 点 08 分,雷军在微博上宣布「从今天开始,小米正式成为一家车厂」,同时,雷军还带着开玩笑的语气让大家把自己称作「雷厂长」。
从小米 SU7 上市到雷军宣布小米正式成为车厂,在短短的六天时间里,一个全新的小米宣告诞生。
这意味着,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这艘在风急浪涌的大海中行驶了 14 年的大船,如今正不回头、也不能回头地驶向一片更加广阔,然而风却更急、浪却更高,并且更拥挤的海域。
在这片海域中,小米这艘船很大,但却急需变得更大。
比 3 年还要漫长的 6 天
6 天时间可以多漫长?在小米汽车这里,6 天的漫长程度恐怕要甚于过去埋首造车的 3 年。
原因很简单,在小米 SU7 上市之后,雷军宣布小米成为车企之前的 6 天时间里,围绕着小米汽车,谣言和美言漫天乱飞,贬低和捧高针锋相对,前辈的打击和同辈的追击接踵而来......
总而言之,伴随着混杂在一起的善恶好坏,泼天的流量涌向了小米汽车,它将小米汽车推向了罕见的高度,但也随时将小米汽车砸的头晕脑晃。以致于从小米 SU7 上市第二天开始,麻烦就不断产生。
被用放大镜看问题
3 月 29 日,有下单小米 SU7 的用户称锁单时没有二次提示,导致自己误触后锁了单,因而退不了定金。为此,很多用户还建立了维权群。
面对突发的口碑危机,小米汽车官方迅速做出了回应,表示在小米汽车 APP 的购车流程中,共计会有三次提示,并提醒了用户在锁定配置前慎重选择。
紧接着,小米 SU7 撞路沿后爆胎、座椅磨损包浆、未交付便掉漆、后轮螺丝脱落等问题频频爆出,将小米汽车一次又一次地送向了热搜。虽然这些问题小米汽车最终都进行了一一回应,但造成的坏影响小米汽车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慢慢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