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花冠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花冠车身-外形-性价比

花冠车身_外形_性价比

摘要来自:《“牛股”比亚迪的牌面》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牛股”比亚迪的牌面》的片段:

就拿ESP技术(一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来说,就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2011年开始,在欧洲和美国销售的汽车上就必须强制安装ESP,但这套东西长期以来都被德国的博世垄断,以至于很多国产车都装不起它,而则又在暗地里不声不响地琢磨起来。

到了2016年底,突然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年产20万套电子稳定系统的生产线报告,并拿着这份报告找到了德国博世:“你看,其实我也能造”,由此,便顺利拿到了博世ESP在中国市场的最低报价。

单从技术出发,这套闭门造车的产品思路可谓是屡试不爽,可一旦换到造型设计上,却怎么都行不通了。

起初,的设计团队是完全自主的。一开始只有6个人,皆隶属于现任汽车高级副总裁廉玉波所管辖的汽车工程院究院,据悉当时设计团队是在上海,后来才搬迁至深圳总部的。经过汽车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也已经自主开发了几十款车型,所以,汽车从发展之初就有着一套独特的设计模式。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产出的成果却是惨不忍睹的。自从决心逐渐舍弃逆向研发,其产品造型就变得愈加难以言语。简言之,就是在极其平庸的外形轮廓下融入各种异形图案的车灯、保险杠等,用网友的话讲就是各种“变形金刚”。

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缺乏有经验的设计师。与的技术岗位一样,许多设计师都从应届生开始培养的,而培养的过程也多是以实践探索为主。更为致命的是,也并不擅于打理这些年轻人,许多刚刚上道的设计不是选择出国深造就是另谋高就了,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最资深的设计师也不过七八年的从业经验。

二是受限于技术成本。一台汽车的造型设计不光考验设计师的功底,更考验整个设计团队乃至品牌的价值取舍。一款沿用已久的汽车平台能否支撑全新的整车设计;对于细节是否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设计出的产品能否达到产品经理对性价比的追求,这些都曾阻碍汽车在造型上的进步。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