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捷达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捷达车身-内饰-性价比

捷达车身_内饰_性价比

摘要来自:《捷达发展史(1):方头方脑方捷达》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捷达发展史(1):方头方脑方捷达》的片段:

大众是个很喜欢用季风给车型命名的企业,Jetta一词就来源于“JET STREAM”,意思是高速气流。在今天看来,第一代Jetta已经有了我们熟悉的样子,方头灯、方车身,平直流畅的车身线条充满机械的美感,规整的机舱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汽车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同时,大众在这一代捷达上就开始玩起了同车不同名的策略,在欧洲和美国叫Jetta,在墨西哥叫Atlantic,在南非叫Fox,但由于当时大众还没有跟一汽合资,国内的汽车消费水平也不够,所以无论是以进口还是合资的方式,都没能引入国内。

1984年,大众趁热打铁,基于第二代高尔夫推出了第二代Jetta。这是有史以来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代Jetta,也是最经典的一代Jetta,到1992年,它的销量甚至达到了同时期高尔夫的两倍还多,而且尤其受北美市场的喜欢。

俗话说得好,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呢。火爆的销量和更高的实用性让刚成立的一汽-大众眼前一亮,就决定是你啦!

1991年12月,第一辆以CKD方式组装的Jetta驶下了一汽的生产线,中文名字叫做“捷达”,快捷的到达,也算是一个非常信达雅的名字。当然,我们都更习惯叫它老捷达,或者方头捷达。

老捷达在原版Jetta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然已经到了产品末期,但依然代表着世界汽车制造的先进水平。而当时的国内市场是什么样子?中国汽车年产量才20几万辆,轿车年产量才几千辆,而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老三样”之一的桑塔纳贡献的。

捷达的出现,无疑是给当时的中国人上了一课,虽然装备的只是欧洲已经淘汰的两阀化油器式发动机加4前速手动挡,但加速和操控性能都相当不错,同时还配备了行车电脑,这在当时的中国市场简直是降维打击。

乔治亚罗给赋予捷达的理念,叫做简洁实用,就比如这个内饰,开过捷达的朋友肯定觉得很亲切,所有功能键都是围绕着驾驶员设计的,闭着眼睛都找得准,丝毫不会影响驾驶。不像现在的车,全是屏幕,闭着眼睛摸,甚至能摸到副驾驶那儿去……

凭借着硬朗的外观和出色的性价比,从1991年12月到1993年2月,短短两年时间捷达就生产了10万辆,方头捷达和老普桑一起,跑遍了大江南北。一些80后的朋友们对方头捷达的情怀就是合格时候留下的,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