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秦电机摘要> 摘要详情

秦电机-发动机-性能

秦电机_发动机_性能

摘要来自:《增程续航破两千公里,总共在技术上需要分几步?》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增程续航破两千公里,总共在技术上需要分几步?》的片段:

现在的串并联结构插混系统,核心原理都是一样的。在动力系统的P1和P3位置,分别布置了一颗电机。其中,P1电机主要启动发动机和发电(分为串联发电和动能回收发电),而P3电机则是高性能电机,主要负责驱动。

而在电机之外,还有一个发动机。它既可以只带动P1电机,起到发电的作用;也可以通过一根传动轴或者多挡位DHT变速箱直接驱动车轮;而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机也会和电机同时驱动车轮。

所以说简单一点,包括比亚迪DM技术在内,所有串并联混动系统的核心逻辑只有一个:低速用电、高速用油、急加速油电一起用。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开电机与发动机各自的高耗能区间,达成提升性能、降低油耗这一目的。

让我们把视线回到第五代DM技术中,它的EHS混动系统整体运行逻辑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技术更迭的过程中,任何单一的技术细节都无法通过升级来提升整车的能效。所以,比亚迪必须将每一个细节进行提升。

IMG_256

当微观上做到尽可能地完善,那么才有可能在宏观上,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而第五代DM技术,就是“以量变促质变”的直观体现。

第二点:电动时代,为何还要卷内燃机?

在纯燃油时代,想要提升发动机的效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可能地提升热效率。

对于热效率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众所周知,发动机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必然会有损失。提升热效率,就是让燃料的能量尽可能不被浪费、尽可能多地转化为机械能。

混动时代,很多厂商为了省油,会“另辟蹊径”。比如让电机更多地参与驱动,尽可能地让发动机仅发电而非直驱。所以,即便是热效率稍微低一点,也不会太过于影响油耗。

当然,发动机如果热效率更高,那么在直驱和发电工况下,也能更省油。

对此,比亚迪开发出了全新的1.5L混动发动机,并且这台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6.06%。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是以功率降低作为代价的。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发动机的压缩比足够高,那么发动机的热效率也能提升到一个很恐怖的水平。

比亚迪将全新1.5L发动机的压缩比提升到了15.5以上。当压缩比变得很高之后,发动机就很容易发生爆震。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比亚迪开始限制发动机的最大进气进油量,使得该发动机最大功率降低至74kW、峰值扭矩降低至126N·m。

当然,细心的朋友还是注意到一个问题:秦L DM-i变成一台中型轿车之后、降低发动机功率之后,它的0-100Km/h加速时间仍然只需要7.5秒,只比上一代车型慢了0.2秒。

之所以能够带来这些的性能,就是因为增加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新车的P3电机功率提升到了160kW,并且电控系统加大了电驱的权重。所以,秦L DM-i“孱弱”的1.5L发动机会更多地用于发电工况而非直驱工况,确保性能与油耗的均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