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海豹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海豹车身-车速-口碑

海豹车身_车速_口碑

摘要来自:《电动化“卷王”比亚迪,如何将海豹推向全球》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电动化“卷王”比亚迪,如何将海豹推向全球》的片段:

其中,CTB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在电动化技术层面的优势再度扩大。作为传统车身设计在电动化时代下的全新变革,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进一步合二为一,从原来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的“三明治”结构。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的结构简化。

技术参数上,搭载CTB技术的纯电动车型,结合e平台3.0的加持,表示诞生于新的电动平台与电池封装技术的车型,能够实现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

除此之外,在CTB+刀片电池的组合下,整车质心更加均匀,可实现50:50的前后轴荷分配,令车辆稳定性得到提升,响应更快。

对于而言,得益于众多“黑科技”的加持,其麋鹿测试通过车速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低趴的造型令风阻系数降低至0.219Cd,百公里加速则能够达到3.8秒。

领跑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也是在技术日趋“内卷”的国内市场,不断用新技术实现突破的压缩包。

自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以来,以技术赢得市场的战略不断开花结果。从2021年国内销量同比翻番至70万辆,再到今年在DM混动与e平台3.0的双路线加持下冲击150万辆,的市场增速还迅速带动了其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2021年单车均价已经升至15.32万元,超越大众。而随着的推出,也将凭借CTB、iTAC等全新技术的推动,继续在电动化方向上不断突破。

上市后,不断完善且日渐清晰的海洋网矩阵,无疑将会成为助力不断实现销量突破的有力推手。

消灭禁区

另一方面,从中国车企走向海外的步伐来看,以为代表的产品走出国门,将会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新的篇章。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迅速崛起,以及外资品牌受到芯片、电芯等供应链问题影响产生的市场空缺,自主品牌的出口正再度迎来黄金时期。据统计,中国品牌2021年汽车出口量增幅均超过了100%。

与近十年中国品牌出口节奏不同的是,伴随着新势力的崛起以及主流的自主车企开始集体发力高端新能源市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转变,高品质、智能化的新能源车出口数量正在显著提升。

这一转变从中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转变上便可见一斑,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的出口多依赖于南亚、非洲、拉美等经济欠发达市场。而如今在新能源时代,中国出口汽车则开始向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且汽车产业将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转变。

不过,从欠发达到成熟市场的出口地转变,自主品牌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都将骤然上升。从市场角度来看,传统外资车企手握品牌与市场积淀,资金技术积累雄厚,对于这些车企的所在地来说,已经日积月累形成品牌惯性的消费者更是难以接受外来品牌的闯入。

从战略层面来看,走向成熟市场,不仅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在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上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展现出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所以,在经济发达国家,销量的反馈便更展现出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的日趋强大。

而今年7月对于日本市场的入驻,则意味着或将成为率先从这块全球车企公认的“最硬骨头”上啃下第一块肉的中国品牌。

7月21日,正式官宣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同步亮相元PLUS海豚三款车型,三款车预计都会于2023年在日本发售。

与欧美市场相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消费习惯不同,一直以来,日本进口车市场都没有对外大开国门。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日本本土的制造业实力强劲,日系“三驾马车”丰田本田日产对于本土市场数十年的培育,令其筑起了坚实的壁垒。另一方面,则是日本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转型的侧重点都集中在本土车企所倡导的混动和氢能源领域。

根据日本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在日本市场上的渗透率只有1%左右,今年6月,日本电动汽车的销量仅为3379辆,而这一数字还较之去年同期已经提升了3.6倍。在双方面的挤压下,即便是在全球其他市场风生水起的,2021年也仅在日本出售了5200辆车。

比亚迪的自信

面对如此压力,在入驻日本市场时,却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慌乱。反而是日本汽车媒体惊呼这次的进军为“乘用车的黑船来航”(黑船为 1853年强迫日本打开国门的美国佩里号军舰)。

从登陆日本的三款车型来看,三款车均诞生自目前最新的e平台3.0纯电平台,并集合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在产品定位、电动化技术领域,敢于闯入以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日本,都展现出绝对的自信。

在市场定位方面,日本市场对于小巧的K-Car车型情有独钟,而则刚好是日系在电动化转型路上最好的替代品之一。同样,紧凑级的也将为日本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SUV车型选择。

其次,在日本市场已经早早做出了布局。由于早年乘用车市场不易打开局面,在2015年便将目光瞄向了日本的商用车领域,从2015年的提前布局,到时至今日在日本巴士市场占比超过70%,潜移默化中,已经为如今新能源乘用车的入驻奠定好了品牌口碑。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