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MG 4外观摘要> 摘要详情

MG 4外观-空间-续航里程

MG 4外观_空间_续航里程

摘要来自:《日系车韩系车,正在海外“狙击”中国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日系车韩系车,正在海外“狙击”中国车?》的片段:

中国车在世界范围内被打下“低质、低价”的标签,是从2005年进军欧洲开始。后来和路虎纠缠在外观抄袭案件的陆风,在进军欧洲后被ADCAC撞出了“近20年来最差成绩”的0星,华晨撞出了1颗星,再有观致年销量51台,1年就亏损了3亿欧元后退场。

不过,世道毕竟会变,因为中国车在智能+新能源的路上卷出了新高度,所以如今的局面,也就从学生变成了老师,但这个老师能做多久,如今没人能给答案。

中国车在中国更好卖,但在世界上还不行?

一个基本饱和成熟的市场里,最常见的一个规律就是“此消彼长”。中国车在新能源方面冲起来,但也就意味着在其他方面让出了空间,在中国车市里,燃油车和主打燃油车的企业关注度直线下降,很多跨国车企的市场份额都在被抢夺。但,把视角放在全球范围,很多呈现将要被反转过来。

典型的案例是日系车,韩系车。

丰田在中国的3月销量为13.64万辆,比2022年下滑18.5%;

本田在中国的3月销量8.2万辆,比2022年下滑18.8%,1-3月销量下滑超37%;

日产在中国的3月销量5.44万辆,比2022年下滑25.3%。

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也是遭遇压力,北京现代+悦达起亚两家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零售数据不到8万辆。

所以,围绕在你我身边的种种现状,都营造出一个结论“合资车面对国产车时,竞争力在明显下降。”

不过,把这个话题放眼到全球几大汽车市场里,就站不住了。

JATO的数据里,日韩系车在欧洲的销量都在快速增长,Dataforce最新一期关于欧洲车市的最新数据能看出,2023年,一直以来在欧洲混的一般的日系车,增速极高。在中国车市里正在寻求回暖的韩系车,在全球范围内还是继续在涨。而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成的Stellantis集团,在2022年则取得了破纪录的财务业绩,经营利润增长了29%。

日产今年1-3月,在欧洲卖出7.6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6%;

丰田今年1-3月,在欧洲卖出20.8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6%;

而韩系车,继2022年全年取得全球销量第三之后,在最新的4月里,全球共售出68.37万辆,同比增长8.6%。这之中,现代销量33.62万辆,同比增长8.5%,起亚25.95万辆,同比增长8.3%。另外在欧洲市场里,现代1-3月也增长了8%,第一季度销量无限接近12万辆。

上述一系列数据能直接反应出来的局面就是,随着中国车企成长,越来越卷,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更难以拿到销量份额。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一情况则截然相反。尽管2018年左右,中国车开始了新一轮密集的出海潮,但实际取得的效果还是相对有限。至于新势力们的表现,其实有点不值一提。

比亚迪1-3月欧洲销量824辆,领克7692辆,较2022年1-3月的2837辆有比较明显增长,不过月均2500台左右的表现,意味着它还是处于成长期。蔚来3月单月的销量只有257辆,整个第一季度的欧洲销量334辆。

其他中国车企里,为数不多的看点是MG,第一季度销量4.24万台,月均能够破万。但,这是一家先天就带有英国血脉的品牌,这个品牌在欧洲生存了几十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足为奇。

大概的局面就是,欧美车企在转型时空出的份额被日韩系拿走,日韩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中国车拿走。以及,中国车在2022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出口国,但340万台的出口量,更多流向了非发达汽车市场。

出口销量虽好,但含金量其实一般?

在2023年召开的中国汽车进出口高峰论坛上,有这样一组数据赫然在目,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2万辆,同比增长190%,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3%。

而2023年的一些新兴市场,如南非、阿联酋、以色列等,有比较值得期待的市场前景。

再具体细分中国车企的2022出口数据,上汽集团全年出口在90.6万辆,奇瑞出口数据为45.16万辆,特斯拉中国出口数量约为27万辆,长安海外销量24.9万辆,东风为24.2万辆,吉利19.8万辆,长城17.3万辆。

这份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除了在欧洲有血脉优势的吉利、名爵之外,其他车企尚没有在发达市场有所建树。而即便是有着品牌血脉的优势,MG名爵2022年在欧洲的销量其实也不占其出口大头,欧洲11.39万辆的销售数字中,其“主场”英国占据近一半,其他欧洲几国销量占据另一半。而它的主销市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泰国、智利等区域。

而在这些市场里,它的成功建立在价格战的基础上。如,MG4在计划中的欧洲的竞争对手为大众ID.3,续航里程基本相同(350公里左右)的版本,大众ID.3的入门版要比MG4贵近1万欧元,这是MG销量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