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9车标摘要> 摘要详情

问界M9车标-空调

问界M9车标_空调

摘要来自:《问界M9一出 华为智选车的故事是否应该结束?》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问界M9一出 华为智选车的故事是否应该结束?》的片段:

设计语言上来看,从M5到M9,同一系列的三款车型,除了车标外,外观上看不出有任何相似的设计元素,采用三套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设计上没有任何延续性。感觉设计理念和长城汽车一样混乱,坦克300、400和500,一款车一个设计风格,每款车好像都是不同设计团队的作品。

没有打造伟大产品的愿景

至少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还没有表现出打造伟大产品的愿景。华为作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不应该有打造二流、甚至三流产品的想法,更不应该让这些产品上市。华为即使不承认问界是自己的亲儿子,但至少它比亲侄儿还亲。

可能是为了节约研发时间,问界M7疑似采用小康风光ix7的平台来进行油改电,由于该平台定位是10万出头的入门级,存在很多先天缺陷后期是无法弥补的,比如:中大型里最短的轴距,前麦弗逊悬架,后排空调无法制热等。

问界M5疑似基于赛力斯SF5平台,该平台各方面都要比风光iX7好不少,但作为华为的产品这远远不够,必须像M9那样采用全新开发的平台,才有能力和蔚来、理想等一线新势力正面竞争。

问界M5、M7这些产品力明显不足的车型,不应该仓促推向市场,实在要推出至少不应该定那么高的售价。

应先推出采用全新开发平台的高端旗舰M9,再顺势推出基于新平台打造M7和M5,从高端利用势能往中低端打。这样做虽然会损失了1年左右的时间,但在这1年的时间里,M5、M7远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反而在不断透支华为品牌,消耗华为自身和消费者的信心,特别从今年开始这个现象越来越明显。

可能是由于先前由于美国的打压,华为手机业务风雨飘摇,急于在汽车市场迅速开辟第二战场。但欲速则不达,这个古老的智慧,即使是华为也无法违背。

是否应该亲自下场造车?

华为智选车这种模式想法很好,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异常困难,国内一线车企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参与智选车;基于互联网出身的造车新势力,本身在智能方面的研发能力就比传统车企好不少,自然也不愿参与,最多只愿意采购华为的零部件。只剩下那些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厂商愿意参与,但它们在制造中高端汽车上既没有能力又没有经验,如果华为有能力帮助这些企业造好中高端车,那为什么要为别人做嫁衣,而不直接自己下场造车,不受别人制约和拖累呢?

智能汽车发展到最后,必定和手机市场一样,领先的头部企业都是软硬件一体化,就像今天的苹果和华为一样,而且汽车比手机更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匹配,手机大不了就是死机黑屏,如果在汽车自动驾驶中出现问题,那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让两家企业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件伟大的产品,难度有可能比重新创立一家公司还大。这种模式有点像当年苹果和摩托罗拉在手机上合作的模式,两家联合推出了ROKR手机,但其外观丑陋,操作麻烦,以失败告终。但正式因为它的失败,乔布斯才决定自己做手机,这才有后来改变世界的iPhone。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