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bZ4X头顶上是有光环的,这是丰田bZ系列原生电动车系列的第一款车型,它来自e-TNGA平台,虽然看起来像是TNGA的油改电平台,但至少它把TNGA油车后排那可爱的中央隆起给抹平了。
不过呢,这还是个以前驱为基础的平台,今时今日,连比亚迪都晓得搞个后驱基础的电动车,丰田就是不开窍,你看看人家大众MEB。不过沃尔沃也告诉了我们,电车从前驱改成后驱,只需要一次中期改款就能完成,只是我认为丰田不会这么做。
▲纯电的沃尔沃XC40/C40 Recharge在最近的中期改款时,就把单电机版本从之前的前驱改成了后驱
既然说到了驱动形式,我们不妨顺着看看bZ4X的动力版本,这是这款电动车有点颠覆我认知的地方。它跟大多数电动车一样,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选项,单电机版本有150kW的功率,如果是其他电动车,大概都是在这具电机的基础上,再加一具电机在另一轴上。
bZ4X双电机版的另一具电机确实在另一轴上,但并没有以“原有”的150kW电机为基础,而是变成各80kW的电机,好家伙,双电机最终只比单电机多了10kW,“功率分流”啊。原来丰田提供这个双电机的版本真就只是给你个四驱,极度的油车思维,我甚至寻思这多出来的10kW是不是用于抵消多一台电机带来的重量。
这时候丰田就要说了:我能把双电机称为高性能版,那必然是有不一样的性能,你看,双电机0-50km/h加速就只需要3.4秒,单电机得3.8秒呢。呃……你说得对,你说的都对。
我试驾的是双电机PRO版(指导价26.88万元),讲真,这动力参数虽然不亮眼,但用起来还是够的,尤其是对于一辆丰田来说,bZ4X已经挺轻快的了,即便是单电机版,我觉得也可以完全满足丰田车主的动力需求了。
▲稍显尴尬的是仪表板位置较高,需要越过方向盘来看,这样又需要把方向盘位置调得比较低才合适,还好我习惯比较直立的坐姿,如果你喜欢躺一点的驾驶坐姿,那就更难适应这个仪表板了
除此之外,bZ4X也非常好上手,开起来很有亲和力,如果说烧油的丰田可以把基本功的60分拿满,那么bZ4X也可以,它连很多电动车难以解决的刹车脚感问题都处理得很完善了,在驾驶操作方面几乎没有突兀的地方。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动能回收的爱好者,bZ4X通过一个按键打开动能回收之后,也是非常容易控制的,虽然只有一个挡位但力度恰到好处。
bZ4X最大的不足在于底盘滤振,它完全没有高级感。除了顶配PREMIUM版之外,其他版本的bZ4X搭载的都是235/60 R18的大肥胎,丰田在轮子的规格上依然保(lin)守(se),但大肥胎至少具备更好的滤振能力,不中看但中用。然而bZ4X的底盘却还是那么碎,而且过沟过坎很生硬,还不如一些更便宜的丰田油车。
我又怀疑是不是这辆电动车为了减少滚动阻力把胎压打得太高,一看竟然也只是2.6,算是正常的胎压,所以这车的行驶质感是真的不太行。另一个不太行的地方就是行驶噪音了,主要是胎噪,我感觉跟我的Giulia差不多了,这绝不是赞美。
这样一辆电动丰田到底能不能买?
初步接触过这辆丰田“验证码”之后,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是一辆很初级的电动车,你想在电动车这个品类上找到的新鲜感,bZ4X几乎完全不会给你,它还顺带继承了中低端丰田的一些特点,这特点涵盖了好开易用的优点,以及丝毫没有质感的缺点。
但那句话说得好,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60多万的EQS我觉得挺香,那么降6万的bZ4X呢?我觉得它没有60多万的EQS香。
▲EQS:找我有事?
最重要的一点,降了6万之后,bZ4X的起步价看起来是低至13.98万元,不到14万能买这么一辆空间不小的丰田电动车,它身上也没有胞弟bZ3的那些“臭毛病”,这不比混动卡罗拉香?抱歉,这款13.98万的bZ4X,它只有400km的CLTC续航,换句话说,这在2023年是个没法看的数字,如此短的续航能力也违背了bZ系列“beyond ZERO别样自由”的中心思想。
除非你买它真就为了上下班通勤,并且你有足够便捷的充电条件,那你还需留意丰田的抠搜,这最低配只有黑色,且轮圈样式也跟其他配置不同,一副备胎的模样,尽管它是个“全尺寸备胎”。
▲图片来自@司机的自我修养
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能买的至少是降6万后卖16.98万的长续航JOY版,但是这个版本的配置是真低,没有天幕,没有无钥匙进入,没有倒车雷达(但有倒车影像,丰田惯用操作),还有好些没有的东西,有的是一套含主动刹车功能的L2辅助驾驶系统,以及Carplay,但你得接受两边大黑框的窄屏。
再往上就是降6万后卖18.98的长续航PRO版,配置全面一些但是没有Carplay,买下来基本上就20万了,以如此接近20万的价钱买这辆本质还是初级电动车的产品,总觉得没薅到羊毛,即便它确实降了6万。至于更贵的双电机“高性能”版,我相信没有人会为了高性能买它。
有一说一,20万以内的电动车市场确实不如30万以上那么精彩,想象空间比较小,好的选择并不多,但bZ4X也不是矮子里能拔出来的那个将军,除非你真就认准了TOYOTA,又要买个电动车,那我就觉得即便它不降价你也注定得买它。
产品不行是态度问题?
在汽车产品形态向新能源转变的过程中,一批新势力应运而生,于是大家常讨论“但凡传统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发起力来是不是就没新势力什么事”之类的话题。我们之前有聊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题也得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同的传统厂商对待新能源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于是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收获也不一样。
丰田就是在新能源,或者说纯电动车板块态度最“不端正”的传统厂商之一,作为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厂商,他们对纯电动车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重视,否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bZ4X也不会是如此初级的电动车形态。
这车不仅产品力平平,早期还暴露出因为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管理系统紊乱而导致无法充电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是推迟交付了的,据说现在也还没解决,所以北方的朋友你们最好就别看这车了。
▲虽然我这次探的是一汽丰田的店,试的是一汽丰田的bZ4X,但我没有特意强调这是一汽丰田的问题,因为产品的体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汽丰田的锅,而是丰田总部的锅。换言之广汽丰田的bZ4X情况很可能也是类似的,但后面会说到的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可能会不同
我们知道大众MEB平台在早期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让这个同样是世界大厂的企业意识到了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但大众在发现问题后,应对的态度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新势力吞噬电动车市场。尽管目前大众的电动车也还是不那么有吸引力,但面对问题的态度、产品的形态,都是丰田应该参考的。
▲甚至还有一些别的完全不应该是一个这么有造车经验的厂商能出的问题,但国内版本的车辆似乎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就不翻译这是个什么问题了,看得懂的朋友们看看就好
丰田甚至还在为自己找补:生产一辆纯电动车要用掉的电池够他们生产几十辆混动车了。说得没错,我们也承认丰田的混动车挺好,现在高效混动系统领域的茂盛离不开丰田早期的耕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放弃电动车。
丰田对待纯电动车在态度上的不端正是从上到下渗透了的,这里来把开头留下的伏笔展开。我去到的这家店是一汽丰田电动车的专属门店,里面摆着两辆展车,一辆是之前讲过的bZ3,另一辆则是这次因官降6万而火的bZ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