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银河之光> 银河之光前脸> 摘要详情

银河之光前脸类似像“灵动岛”一样的显示屏

银河之光前脸类似像“灵动岛”一样的显示屏

摘要来自:《逆风绽放,吉利用银河之光照亮中国智能电动时代》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逆风绽放,吉利用银河之光照亮中国智能电动时代》的片段:

地处西湖之滨,西湖“涟漪”是吉利独有的品牌超级符号,银河之光“光之涟漪”前脸,就是通过光电的手法,将品牌超级符号“涟漪”独有的韵律美进行演绎,既是将时代科技融合进化的成果进行了一种表达,也是在电动时代对吉利涟漪美学的延承,和对东方意境的营造。

银河之光的前脸设计,两大文化特征,一个是“光之涟漪”的整体设计,一个是“飞檐虎视”的前大灯功能区设计,其灵感取自传统建筑中飞檐上翘以及猛虎的神采,如果从侧面看,猛虎的即视感更为活灵活现。

而更具东方意境的设计还在于银河之光的座舱,银河座舱X西子水岸,西子湖畔是吉利独有的文化母体,在此前多款产品中已多有传承和诠释,星海纵然无垠,低头仍见故乡,这是不是也算把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注入了其中。

于是在银河之光的座舱内,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左右车门板通过灯光设计,展现出璀璨似银河的画卷,还有通过三潭印月、西子水岸、书山叠嶂等文化元素进行诠释的中央扶手箱区域,这是在科技的边界之外,为其印上的强烈的中华文化印记。

另外在如今智能电动时代,谈及座舱设计往往一块简单的集成多种功能的大屏为设计师省去了不少功夫,但也免不了给人一种同质化设计的观感。

而“天上银河环绕,地上西湖荡漾”,可谓是银河之光在如今智能电动同质化设计趋势中,别具一格的一份文化氛围感。

功能集成、科技外显,银河之光带来新“范式”

银河之光的另一独特之处还在于在如今智能电动车在辅助驾驶硬件上不约而同的采用“犄角”式设计的趋势下,吉利始终将“技术”作为造车的第一要义,在银河之光的设计中融入了吉利独有的智能技术。

比如其通过集成化设计手法,打造了贯穿全车身的“科技集成区”,通过前脸、侧面、车尾车顶三个区域,将卫星天线、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流媒体后视镜、无人机等科技智能硬件全新布局整合,让功能硬件融于设计,而非突兀于设计之外,最终使得整车姿态温润饱满,浑然天成。

再比如前脸集成了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信息显示面板,形成“三位一体”的设计格局,巧妙完成美学与功能的平衡。

另外,前脸类似像“灵动岛”一样的显示屏,更是吉利独有的设计,也体现了集成化理念,这是汽车行业首次在前脸融入交互显示屏的首款车型。

车顶的科技集成区则容纳了“琴弦天幕”,其以“高山流水遇知音”为灵感设计,将低轨道卫星天线集成在天幕中,为吉利独有的“捅破天”智能生态创造条件。

可以说,作为吉利银河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原型车,银河之光不仅是吉利涟漪美学的延承与时代科技融合进化的成果,和吉利天地一体化造车理念的载体,也跳脱了如今电动车设计同质化路线。

同时,将众多功能硬件融合设计之中的集成式设计理念,不仅仅只是美感的体现,其实也是背后吉利技术体系、科技实力的表达。

开辟智能电动时代的设计新风向?

而在银河之光的设计中,为其注入风骨、气韵,赋形以意,使光之涟漪在电动化时代,依然让品牌有着极高辨识度的,正是吉利设计团队。银河之光这份作品的背后,是两位80后中国汽车人——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陈政的“英雄所见略同”与强强联手。

如今智能电动时代,吉利涟漪美学符号通过全新的设计手法,变得更为鲜明,“光之涟漪”前脸也成为了如今吉利更具科技属性的印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