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长城汽车开发了全新一代的动力系统组件,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专用变速箱、大功率高效电后桥、低内阻动力电池。
Hi4具备1.5L+DHT+P4、1.5T+DHT+P4两套动力总成,最高系统功率340kW,覆盖A-C级车型,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了41.5%的最优工程热效率。涵盖19.94kWh/27.5kWh两种电量,可实现整车100km+纯电续航。
同时,这套方案还增加了双电机双轴控制功能,前后轴动力可解耦,加之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毫秒级响应,可以让车辆平稳通过弯道、冰雪、砂石等低附路面。
基于不同工况特点和需求,Hi4可以实现3擎9模的动态切换。通过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切换。
根据长城汽车介绍,Hi4会率先在哈弗旗下新能源车型搭载,并在今年4月正式落地,2024年将在全系新能源产品普及四驱技术。根据发布会演示视频可以看出,首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应该是哈弗枭龙(代号B07),这款车目前已经上了公信部的新车公告。
Hi4技术虽好,是否具备竞争力的核心还是在于价格。这次活动上长城汽车没有提及定价的问题,但透露能够做到“四驱”等价平替“两驱”,甚至打出“全民电四驱”的口号。这可能是长城汽车后续定价的整体策略。能否实现对比亚迪的成功阻击,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后续的价格发布。
02
各品牌全面转型新能源
“不仅要做长城的新能源,更要做新能源的长城”,这句话是活动上宣传片里的一句话,正代表了长城汽车全面转型新能源的态度。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方向的布局最为全面:纯电、插混、氢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并举。但落在产品端,还没有出现爆款的新能源核心车型。
2022年下半年,长城汽车经历了一场非常深度的思考和改革。对内,组织架构体系进行了大幅调整,对外,销售渠道进行全面整合。
具体来看,长城汽车进行了组织内部“541”全栈式组织模式大改革,实现研产供销机制的贯穿,以及内部目标的协同一致。
其中,“5”是指成立了五个中台,包括品牌、渠道、用户、数据化以及销售服务平台。目前,五个中台的组织构架已经搭建完毕。
“4”是指四个作战群,包括魏和坦克作战群、欧拉和沙龙作战群、哈弗和皮卡作战群,以及海外市场作战群。未来,长城汽车会以作战群为主导,通过五大中台对作战群的全面赋能,来进行资源的统筹和应用。
“1”则是强调一个长城的概念,通过统一的行动纲领,实现同一个体系化管理。
对外,为稳固经销商渠道,长城汽车将进行渠道合并,魏和坦克、欧拉和沙龙、哈弗和皮卡分别实现渠道共用。通过这种模式来拉升经销商的盈利能力,进而提高投资热情。
这些变革的核心,都是在为旗下品牌全面转型新能源做准备。
后续,哈弗将推出全新的新能源产品系列,采用新命名、新渠道。在哈弗品牌下,H系列、狗品类将主要承接燃油车型,全新产品系列将覆盖新能源产品,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车型。
哈弗新款插电式混动动力车型,或命名哈弗枭龙(代号B07)
魏品牌下的新能源车型将以插混为主,未来也会推出纯电车型;坦克品牌后续也将有更多的插混车型进行支撑,欧拉和沙龙则聚焦在纯电车型。
03
森林生态奠定技术基础
长城汽车全面转型新能源是对大势的判断和主动应对。
3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2月车市销量。1-2月,乘用车共销售312.1万辆,同比下降15.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3.3万辆,同比增长20.8%,市场占有率达到25.7%。
聚焦到长城汽车销量来看。长城汽车1-2月累计销量降幅在28.94%,除了长城皮卡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其他品牌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下滑。尤其是主要高端的WEY品牌月度销量已经萎缩至1000辆左右,欧拉两个月累计也未实现销量破万。
数据来自长城汽车2月产销快报
基于此,长城汽车进行一场从内向外的变革势在必行。
长城汽车把2023年定义为“深蹲起跳”的一年,将通过全面新能源化打开市场。尽管市场有很多对于传统车企转型的悲观论调,但面向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长城汽车还算是兜里有钱、手里有牌的选手。
只不过,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够留给场上选手出牌的机会并不多了,要把握住每一次出牌的机会。
长城汽车自己将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定义为智能新能源竞争,这其中既包括新能源化的转型,也包括智能化能力的建设。
穆峰介绍,长城汽车竞争力来自于通过森林生态体系布局了核心供应链。具体来看:
围绕动力电池技术,蜂巢能源布局了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无钴、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并且规划了经济性、长续航、高性能三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