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取得了海外亮眼成绩后,并不能成为极星扭转的重要助推器,在2020年10月开始极星便经历了多次产品全球性召回,召回数量几乎是所交付的车辆总数,甚至一度登榜《消费者报告》,被评为十大最不可靠纯电车型之一。
极星的产品定价始终飘忽不定,极星2一度下滑至30万元已经让极星的先发优势消弭殆尽,到了前不久在国内上市的极星3定价又重返高端定位,指导价69.8-79.8万元,这样的价格断层可见其战略定位出现了漂移。虽然相比海外车型最高降价近30万,但要承担起走量的任务还是颇有几分难度。
难逃中途换帅怪圈
高端、低端间的反复跳跃,其实是执掌人性格和思想的延伸。这句话在极星身上展露无疑。在极星的战略布局上,极星的定位总是令人眼花缭乱、捉摸不透。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也都真相大白。
在品牌成立这段时间内,极星内部高层一直在不断更换,这也是品牌战略定位不能一直从一而终的诱因之一。2017年,极星中国区首任CEO是由沃尔沃派出的沈峰,新官上任座椅还没捂热,同年年底便离职而去,其中原委不得而知。
后来由沃尔沃亚太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接任,极星1和极星2便是在该CEO领导下推出的,并豪言对标特斯拉。时间来到2020年,这年极星内部高层再次动荡,由来自大众中国、曾在宾利任职的高竑接任吴震皓,彼时正值极星2交付期间,随后便爆发了大批量召回事件,高竑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离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