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关于德国老牌豪华车企奥迪“购买中国车企电动车型平台授权”的消息在网上掀起热议,奥迪官方也大方承认并表示“将在中国汽车市场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至于合作方的身份,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是上汽集团,奥迪的目标是其智己品牌的电动汽车平台,且目前谈判已接近尾声。
上汽集团就此事表示,“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若有进展可酌情披露。”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两家正在谈判中,还没到对外公布计划的时候。我们也联系了智己的相关人员,对方原话:我们也是一脸懵,但是万一是真的了?
吃瓜吃到这里,相信人们在为国内领先的智电技术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会产生几分好奇。为什么奥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寻求技术外援?在国内诸多优秀的电动平台中,为何最终选择了上汽智己?
形势所迫 求生欲使然
电气化浪潮的冲击打破了汽车市场的固有格局,各大品牌纷纷触电入局高端豪华市场,传统豪华品牌要想继续保持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就需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继续掌握对“豪华”的定义权,其重要性攸关品牌生死。
道理大家都懂,但由于过分低估电动车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再加上趋于保守的电气化转型和品牌光环的失效,使得很多传统豪华品牌在面对众多电动车的挑战时,毫无反抗之力。
大众CEO奥博穆就曾公开承认过这一点,“在中国电动车领域,奥迪并没有竞争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奥迪基于大众MEB平台开发的电动车型Q4 e-tron和Q5 e-tron,市场销量表现远低于预期,在今年一季度在华电动车销量仅3000辆左右,而宝马和特斯拉同期电动汽车销量分别是21646辆和137429辆,差距过于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