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5> 问界M5功能> 摘要详情

问界M5没有高精地图就功能降级”

问界M5没有高精地图就功能降级”

摘要来自:《被嫌弃的高精地图》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被嫌弃的高精地图》的片段:

不过,汽车商业评论在和相关从业者交流时发现,目前大多数车企在对待高精地图上都有些言行不一,明面上都在谈论“去高精地图”、“无图”方案,但实际应用时只是减少对高精的依赖,并非完全不使用,基本处于“有高精地图就优先使用高精地图,没有高精地图就功能降级”。

但从车企对城市NOA商业化的决心来看,“去高精地图”或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无图”方案未来会将智能驾驶带向何处,目前下结论还言之尚早。

一场商业化的考量

在过去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成了各大车企下一个角力点。

作为智能驾驶最坚定的拥趸者之一,小鹏率先发起进攻。今年3月,小鹏陆续在广州、深圳和上海开放城市 NGP 功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所有无高清地图的城市开放直行红绿灯识别起停、跨线绕行障碍能力。3个月后,小鹏开放了北京城市NGP,目前主要适用于北京各环线及主要快速路。

除了全国几个具备高精地图的城市之外,今年下半年,小鹏计划在无高精地图覆盖的城市开放自动变道、超车、左右转的能力,并预计在2024年,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辅助驾驶能力。

同一时间,理想也在北京上海开启了城市NOA内测,而通勤NOA将于下半年开放。官方强调这次发布的智能驾驶技术是“中国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的NOA系统”,今年年底前,理想将推动最新版的城市NOA在100个城市的落地。

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这场城市NOA的争夺赛中,余承东甚至给出了清晰的城市落地数量,今年第三季度(AITO问界M5智驾版)将率先在15个城市落地不依赖高清地图的城市智驾领航辅助功能。第四季度扩大至45城。搭载HUAWEI ADS 2.0系统的汽车,都可以实现城区的辅助驾驶。上汽、蔚来、阿维塔、长城等诸多车企都明确表示,今年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城市NOA。

这场抢滩城市NOA的运动,能快速在全国多个城市蔓延开来,与各大车企和智能驾驶公司达成的“去高精地图”共识有着直接关系。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去高精地图”其实就是为了更快的商业化落地,他认为,高精地图就是伪需求,阻碍了智能驾驶的落地。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精地图备受业内追捧,“自动驾驶的拐杖”、“上帝之眼”,从业内对它的形象比喻就能看出高精地图对智能驾驶的重要性。城市NOA意味着人类驾驶员得到进一步解放,一部分感知、决策和判断交都由车辆完成,系统根据导航地图在高速、城区路况中,完成自动变换车道、超车、进出匝道等操作。

而这张导航地图就被称为高精地图,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它能告诉自动驾驶车辆周边的交通环境信息、走哪条车道、什么时候减速、何时变道,还能提供红绿灯、限速指示牌和交通管制等实时动态信息,精准完成车辆的行驶道路规划和决策辅助。

通常,高精地图分为两个基本层级,从底层到上层分别是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静态地图包括道路网、车道网、车道线、交通标志牌、路面标志等信息,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在转向、刹车等动作上完成精准的决策和控制执行。而动态地图体现为一些可能实时变动的交通信息,如道路拥堵、施工、交通管制、天气、周边车辆、行人、交通事故等,用于车辆的实时动态路径规划,增加信息冗余,提升驾驶的安全度。

减少依赖并非完全“抛弃”

得益于高精地图的绝对优势,车企往往对其极度依赖,一旦脱离高精地图的区域,其智能驾驶功能的表现立马大打折扣,甚至失灵。为此,不少车企还曾试图通过收购地图厂商,来获得地图绘制资格。2021年,小鹏斥资2.5亿元收购智途科技获得高精地图的资质,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

但就在收购的第二年,小鹏发现有了地图公司并不代表就能快速推进智能驾驶落地。“我们碰到了巨大的困难,原来城市NGP依赖于具有更高清晰度的地图,最开始我们认为在今年上半年甚至一季度下旬,小鹏就可以将城市NGP从一个城市推到数个城市,但困难比想象的要多。”何小鹏在2022年的1024科技日上坦言,压力不小。

这时不少车企才幡然醒悟,高精地图就像硬币的两面,它虽然好用,但却限制了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因为高精地图的弊端非常明显:更新周期漫长、绘制成本高昂以及政府对图商资格的收紧。

今年3月,余承东坐不住了,直言“高精地图更新太慢了,且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获取的速度也太慢。我们连上海市的一条小路都要折腾很久。”此外,自动驾驶供应商们也苦高精地图久矣,毫末智行、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纷纷喊出“轻地图,重感知”的口号。

贺翔表示,首先全国有资质的图商就十几家,而且国家每年都要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图商将面临着资质取消的风险;其次,即便有了资质,但采集的数据成本非常高,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最后,高精地图的更新周期太长,尤其是大城市道路,几乎每年都有变动,高精地图的更新频率多则半年,少则两个月,而智能驾驶需要的是小时级、分钟级的更新。

在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看来,高精地图最本质的问题其实不是审核周期长,而是采图、作图、制图这套流程耗时耗力耗钱。

但这场去高精地图的运动,显然并不容易。“坦白来讲,现在有高精地图,我们肯定优先使用高精地图,毕竟效果好。”贺翔这番表述真实地描述了当下车企面对高精地图的态度,即“能用就用,不能用再想办法”。

“如果没有高精地图,完全通过车端实时去生产和构建难度比较大,一是车端的视野比较有限,二是可能道路会被一些车辆遮挡,三是算法本身稳定性也没有那么高。”赵哲伦表示,这意味着车端的挑战会更大,如果不用高精地图,只能通过车端的网络实施构建,这其实非常考验车企的算法模型和数据量的训练。

小鹏今年3月底的城市XNGP试驾活动中,工作人员也承认,目前只是减少依赖并非完全抛弃高精地图。从实际试驾体验来看,在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城市NOA功能更加丰富、体验也更流畅,一旦到了无高精地图的区域,整体表现就不及有图时的效果。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