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宝马3系> 宝马3系电动车> 摘要详情

宝马3系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

宝马3系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

摘要来自:《高端车市,是谁抢了BBA的蛋糕?》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高端车市,是谁抢了BBA的蛋糕?》的片段:

德国奥迪计划直接向中国车企购买电动平台,或涉及三电系统、下车体、智驾系统等架构,希望借此缩短电动车的开发时间。有消息称,奥迪已经就购买事宜与上汽集团进行谈判,智己的纯电平台或是首选目标,且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

在过去很多年,都是中国车企和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学习技术,早些年不惜市场换技术,如今,成了德国豪华车品牌主动寻求与中国公司的技术合作。

细细一想,时代真的变了。

再对比着看另一个新闻:

前不久,一家奥迪经销商门店在自己店头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块超大的广告牌,不是折扣信息,也不是降价优惠,而是写着“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无奈又讽刺,这家老牌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时代的困境,可见一斑。

在燃油车时代,以奥迪、奔驰和宝马为首的高端豪华品牌可谓一路高歌,即使是在我国整体车市疲软的低谷期,这几家德国巨头也能借着消费升级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一言以蔽之,BBA,曾经不愁卖。

可是今日,无论是作为BBA传统强项的40万以上的区间,还是铸就了牢固护城河的20-40万价格段,宝马、奥迪和奔驰都受到了特斯拉以及中国品牌的很大冲击,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而抢夺BBA在新能源时代的蛋糕,也成了每一个中国新能源高端汽车品牌的野心和目标。

双重焦虑

今年有个趋势——

我们发现,一向傲气的BBA,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都出现不同幅度的降价,此前有机构统计,奥迪第一季度率先降价6-7万元,奔驰第二季度最高降幅直逼7万元,宝马i3、iX3等车型甚至一次性降价10万元。

诸如宝马1系,降价8万元之后,市场终端价格已经降至12.9万元,原价32.19万元的宝马3系,也只需25.7万元就能买到。

降价的背后,是焦虑。

一个,是市占率焦虑。

早在2020年,BBA在华合计销量约为227.8万辆(含进口车),占整个豪华车销量的90%左右,旗下产品也牢牢稳住国内豪华车销量前十的位置,同时,也占所有乘用车销量的11.29%。 那时候,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和“蔚小理”们虽然虎视眈眈,但依旧只能艰难地分食着剩下的小小蛋糕。

而到了2022年,BBA三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至218万辆,占2356万辆乘用车销售总体量的9.2%,市场份额直接下滑了2%。

也是在2022年,奔驰在华累计销量75.17万辆,同比下滑0.9%,而宝马则交付了79.19万辆,同比减少6.4%,奥迪销量为64.25万辆,同比下跌的幅度更是高达9.2%。

有意思的是,虽然BBA在中国市场销量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整体来看,我国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却在去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如若不是走“以价换量”路线,想必去年ABB在华销量业绩更加难看。

另一个,是电动化焦虑。

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特斯拉的一路狂奔和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多的品牌将产品深入BBA的腹地,这让BBA在电车领域的日子并不好过。

去年成都车展,蔚来秦力洪就为自己的ET5立了个小目标,即计划在新车交付一年后,月销量超过宝马3系,而包括李斌在内的管理层,也曾立下颠覆BBA市场格局为NBA的flag。

理想汽车CEO李想更是放言,称自己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今年更是要拿下30-50万元SUV市场20%的份额。且最晚到2024年底,BBA国产后的中大型SUV主力车型价格将会低于50万元。

华为也惦记着BBA的盘子——

2022年初,余承东就曾在华为内部讲话中表示,华为汽车要一年干翻特斯拉,销量迅速超过200万辆之后,更是要在在30万-50万元区间取代BBA。

今年6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比亚迪以24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居榜首,特斯拉以9.36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之后则是广汽埃安、理想和上汽通用五菱。

我们可以看到,一骑绝尘的比亚迪,其销量几乎是后面2-6名所有玩家的销量之和。但是这张名单上,却没有BBA的名字,中国品牌在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以及豪华车细分赛道电动化的渗透加剧,成了BBA焦虑的主要原因。

被重构的评价体系

拿奥迪来说,向中国车企购买电动平台以加速开发时间,想必也是无奈之举。

在上个月的大众资本市场日上,大众CEO布鲁姆(Oliver Blume)就曾公开表态,奥迪目前车型阵容落后于竞争对手,且业务也高度依赖中国,但是对比下来,纯电产品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电动时代,纯电平台是基础。

现阶段,奥迪的电动车主要采用大众集团旗下的四个平台,即MLBevo平台、J1高性能电动平台、MEB平台和PPE平台。

其中,MLBevo此前是燃油车平台,算是油改电,奥迪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奥迪e-tron;MEB平台主要生产大众ID系列,定位较低,生产中型和小型纯电动车,不太符合奥迪的品牌调性;J1属于保时捷,从MSB燃油平台升级而来,主要用来打造非跑量的纯电超豪华车型。

剩下的就是PPE。

和MEB相比,PPE平台将支持800V高压快充,可在21分钟内将电量由10%充到80%,此外,还可以为车辆提供来自Mobileye的 SuperVision半自动驾驶系统——

不过,这一平台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奥迪在华的PPE电动车工厂预计于2024年12月才竣工,这对于快速迭代的国内智能车市场,奥迪的进度明显还是不够快。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