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钘给宝骏带来了不少的玩法,通过入驻社交媒体并借助大量的大V和KOL造势,对宝骏两款新产品(悦也和云朵)的新奇造型和玩法进行了更多场景化的传播,让两款车在当时成为了“网红级别”的产品,不客气的说一句,在这两台车上市期间时,它们在网络上获得的舆论关注是“理想”级别的。
但很遗憾,周钘先生一顿营销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原地杵...
目前宝骏品牌在售车型一共有3款,但销量最高的宝骏悦也,在上个月销量数据甚至没能突破2000辆,最好的时候月销量只是3000辆出头;至于那款上市前就一直喊着“史诗级”的宝骏云朵,在上市后第一个销量完整月里也仅仅是1350辆,销量数字甚至不如上市首月,曾经对外宣传的预售10天订单破万带来的流量,迅速转变成为打脸的力量…总之,这两款宝骏话题王的产品,都没能在销量端上表现出相应的爆发力。
宝骏车型近3个月销量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价格和品牌形象都占了因素,宝骏这个品牌,最风光的时候产品价格始终锚定在10万以内,其品牌价值和形象早已深深锁定在大家心中,品牌发展初期低端路线带来的枷锁无法突破,这些年来宝骏一直无法突破10万元这个坎,其实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宝骏转型的开始,选择扎入玩乐属性更高的小众赛道,推出宝骏悦也这款车。小众赛道的好处在于受众群体对于价格敏感性会稍低一点,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表示宝骏悦也车价过高。那么事实如此吗?3门4座SUV、电机功率68匹、扭矩140牛·米、电池容量28.1kWh、CLTC续航为303km,支持快充,加上这个独特有趣的外观,卖你7.98-8.98万元,你觉得会太贵吗?
宝骏悦也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配备当然是稍贵了,但悦也定位上的玩乐属性毕竟大于实用属性,因此一定溢价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这种非市场主流需求的悦也,也注定难以承担走量的任务,想要走量就必须正面市场竞争。
而要正面市场竞争、尝试冲量,就不得不面临更大竞争,好比指导价为9.58-13.38万元宝骏云朵一经推出,所有人下意识的反应又是:这车卖得太贵了。
即便抛开宝骏被品牌形象所带来的桎梏不提,10-13万元可供的选择也实在太多了,销量王比亚迪海豚、欧洲销量王MG4、甚至还有暴降后的大众ID.3,宝骏云朵可以说一头扎进了挑战最大的市场。
宝骏云朵
云朵给出的卖点是“智驾”,在这一价格区间推行智驾,目前市面上确实是少数,具备了卖点,从周钘口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大部分新用户都是基于云朵的智驾卖点买单。但也有网友反应,云朵灵犀版的试驾车资源太少,大部分地区的4S店都没法提供体验,这种销售渠道的拉垮,显然是影响了云朵的销量,因此在周钘的社媒中,他也提到了关键是加大试驾量。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就是这个价位的人群,会有多少人是会优先考虑智驾需求的?如果不需要智驾功能,那么就又回到海豚、MG4还有暴降后的大众ID.3这个问题了…
总之,尽管目前宝骏的焕新转型是碰了壁,但周钘目前仍然持乐观态度,毕竟在他口中,史诗级的宝骏云朵拥有“同级最大空间、最长续航、最强动力、最高配置、最优秀智驾等优势”,这种把广告法践踏在脚下的说法毫不掩饰他对自家产品的信心;至于宝骏悦也,他也提到了明年一季度上市的五门版将会“强悍到爆”,种种形容词一如既往地展现周钘掌握流量话题的实力,但流量始终不能代替市场成绩,说到底宝骏第三次转型成功与否,还是要看销量来定,至少目前来看,宝骏未来仍然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