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越野能力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仅有空悬就够的,跟车身结构、四驱以及越野配置都息息相关。揽运脱胎于MLA-Flex豪华电气化架构,车身扭转刚度比上一代提升35%,因此在遇到较大的地面落差时也能保证车身不变形,而源于MLB Evo平台的卡宴,只能说公路表现优异,至于越野时是否会对车身造成损伤,不敢打包票。
关于四驱系统,揽运与卡宴二者兼备,只不过卡宴并没有配备揽运的低速四驱,而拥有低速四驱的揽运在越野时能够提供充足的轮边扭矩,越野+公路直接双杀,虽然是选装,但价格不贵,只要4000多。
更不用提揽运独有的全地形科技,有9+1种驾驶模式,其中5种越野模式可选,而卡宴只有3种模式,并且没有揽运的透明底盘以及蠕行模式,而这恰恰是越野时最有用的配置,如此比较下来,在越野方面揽运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而卡宴在这方面还是“小学生”。
至于科技感的营造上,卡宴首次启用全数字化的12.6英寸组合仪表,车机表现流畅,但仍然保留了一些物理按键,而揽运则采用了一块带InControl OS 2.0 系统的13.1 悬浮曲面屏,据了解,这套系统拥有很多当下较为流行的互联功能,体验感很高级,而且大部分功能都能在屏幕上实现,这一点比较符合年轻人对于科技极简的追求,但卡宴显然还不愿意放弃“机械感”,仍在以更多的物理按键宣誓自己的立场。
配置方面,揽运则选择一次到位,感应式后备厢、空气净化系统、带16扬声器的英国之宝音响,并线辅助、车道保持、透明底盘、开门预警应有尽有,而卡宴就连很常规的音响和并线辅助都需要花大价钱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