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夏利> 夏利车身> 摘要详情

改款后型号为TJ7130UA的夏利上市保险杠换成了车身同色

改款后型号为TJ7130UA的夏利上市保险杠换成了车身同色

摘要来自:《夏利:记忆中的红夏利!》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夏利:记忆中的红夏利!》的片段:

基本跟原版没啥区别,车身线条简洁、圆润、舒展,只是前脸上的logo变成了两个汉字:夏利。至于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天汽想过还用原来的夏立德,但总觉得不中不洋,三个字不好叫也不好听,还是得改名。最后还是上级领导拍板,不如就叫夏利吧,黄大发也是在这时候把品牌名改成华利的,俩加一起,寓意华夏得利。

这里要提一下啊,无论是黄大发还是红夏利,跟大发的合作方式都只是技术引进,并没有成立合资公司,保证了自主性。也正因如此,夏利才没有像捷达桑塔纳一样,屁股必须印上英文名,完完全全用了两个汉字:夏利。但问题也很大,有资金引进技术,没能力迭代技术,跟之前提到过的猎豹差不多,后续车型只能拉皮,竞争力越来越拉胯。

书归正传,夏利刚引进时,规划年产能是3万辆,但基本没跑满过。为啥?其一,夏利是个两厢车,在那个年代,有头有尾是个比天还大的事;另一方面,当时市场上都什么车?捷达、桑塔纳、标致505,基本都是公务用车,1.0排量的三缸夏利没法当作公务用车,私人购车虽然政策上支持,但真掏钱买车的人还是少,再加上投产初期基本靠CKD组装,价格也在10万块钱左右一直下不来,市场一直没打开。但转机马上就来了。

成也出租

京津地区的贵宾们估计还记得,以前过年了,大人们有事出门更喜欢打个红夏利,图个喜庆。前面说的没屁股、三缸这些缺点对出租车市场来说,基本没啥影响,而且反倒因为省油耐开、方便维修的特性,物理意义上红遍了大江南北。巅峰时期,夏利几乎占据了全国4成的出租车市场,而在京津地区,这个比例是7成。

对夏利来说,1990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天汽算是把夏利原型车吃透了,零部件国产化率差不多有九成,开始动起了其他心思。既然大家都喜欢屁股,那咱就给夏利加个屁股怎么样?。说干就干,夏利就拥有了一个迄今为止我觉得改的最成功的屁股,长这样。“咱今天不聊屁股的事”

有了屁股的夏利,更受出租车公司欢迎了,1990年,三厢夏利刚下线,广州一家公司直接买走200辆,一年回本,1991年的一次销售座谈会上,两天时间卖了2286辆车,堪比今天的比亚迪,就离谱。另一方面,这个屁股也帮夏利打开了民用市场,虽然售价还是10万左右,但却是老百姓们买得起的最便宜的有头有尾的轿车,销量直接起飞。

当时的夏利火到什么程度?就这么说吧,当时天津搞抽奖,两个头等奖里,天津人宁可要小汽车也不要房子。而且除了老百姓,文艺界大腕们也喜欢,比如开头的郭德纲老师,当年媳妇卖了夏利跟老郭来北京混,比如赵本山,日思夜想的就是开上夏利去演出,再比如屠洪刚那会为了泡妞,还跟那英借了3万块钱,凑钱买了一辆夏利,还有陈佩斯、冯巩、陈道明啥的,第一辆车都是夏利。甚至九十年代夏利厂庆活动上,经常能请来朱时茂、毛阿敏之类的大腕,而他们也都是夏利车主。再后来杨五爷拍的《阳光的快乐生活》,里面出镜的就是夏利出租车,甚至女主角都叫夏丽。红夏利的人气越来越高,1993年,夏利年产量达到5万辆。

销量上去了,夏利的产能开始不够了。天汽申请了扩建,1996年,年产15万辆的新工厂正式落成,天汽成了上海之后第二个拥有这种产能的厂家。一年后,天汽正式改制为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夏利正式成为独立的汽车品牌。

也是在这一年,改款后型号为TJ7130UA的夏利上市,整体基本没变化,只是稍微做了个脸,中网换成了更密的镀铬细条,车灯圆润了一点,机盖上多了几根线条,保险杠换成了车身同色,也第一次用上了铝合金轮子。整体看上去比憨憨的老款强不少。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