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举措还出现在持续锐化“智能舒适”标签的飞凡身上,2024款飞凡R7、飞凡F7都市版正式上市,双车售价均为18.99万起,直接将“不向新!不成活!”的飞凡,拉入20万内竞争区间。
自主以外,合资、外资也“想明白了”,凯迪拉克IQ锐歌也推出了30万以内车型,且后轮驱动,最大功率250 kW,最大扭矩440 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5.9秒。
由近400名中国精英工程师参与研发、中国先进的4.0智能智造无人工厂生产的起亚EV5标准续航版,则将新能源全球车的价格,直接打到了14.98万起,还带来了订金6倍膨胀、终身免费上门服务、20度电/日充能等预订增值服务。
很明显,“想明白了”的合资与外资品牌,已打破“没钱赚就不干”的思想障碍,深度参与到中国车市用户争夺的竞赛中。
正如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经民表达如何看待“以价换量”时所说:“我们要把基盘的优势最大化”,“规模化背后其实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也是挑客户的。主流的车企,依然占有规模化的优势,所以当ID.要起量,我们的供应商比我们还兴奋。规模起量,成本就可以降下来,集中生产的效率也会更高。所以ID.虽然降价,但往后亏的会越来越少。”
而对用户的争夺,合资品牌在参与价格竞争以外,也在各出奇招。广州车展同期,广汽本田举行2023躁梦节,现场共吸引全国各地车友会近200辆潮玩车千里奔赴而来,希望与车主形成极具特色的“超级热爱共同体”,尝试将燃油车粉丝文化引入电动汽车用户圈层。
02
吸引用户的利器,是需求导向
坚定抢夺用户的思路,更需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学会换位思考,改变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产品开发模式”正是上一轮电商模式与实体模式对决,为新一轮汽车对决带来的巨大启发之一。
本届广州车展,深度参与竞争的汽车品牌,在发掘用户的真正想法和需求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化、电动化、高端化3点突破。
当智能化热度只增不减,任何有关汽车智能话题都能掀起舆论波澜的当下,华为选择彻底兑现此前诺言,在华为、长安、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12上,实现“不用高精地图,全国都能开”智驾功能。
同样在智能座舱上,讯飞星火大模型首搭在星途星纪元ES车型,再次让AI大模型“上车”大战,成了车企“厮杀”的新战场。
在电动化需求满足上,面向主流市场无论自主还是合资,都在集体向电动化方向靠拢。不仅丰田第九代凯美瑞宣布取消纯油版车型,长安马自达MAZDA CX-50行也HEV,也于本届车展正式上市。
已占据先发优势的自主,则更进一步,在解决快充与续航800V高压平台上的争夺,愈发激烈。本届广州车展上,首次正式发布的极氪007,喊出了真800V电气架构,紧接着被金晨盛赞的智己LS6,就爆出有用户点赞“准900V超强性能平台”的消息。一系列电动化尖端技术成果,也正在让自主品牌拉大与合资品牌的距离。
有了尖端技术成果的优势,自主品牌正在向满足高端化需求的方向探索,组团上攻高端市场。比仰望U8还要贵的昊铂Hyper SSR,搭载前后三电机,最大功率达到1225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仅1.9秒。
首次亮相的高合HiPhi A,电驱动总成基于800V平台打造,采用前单电机驱动+后双电机驱动布局,系统峰值功率可达1,305Ps,可实现22,000rpm超高转速和30min以上超长时间高功率动力输出。
将跑车价格打到30万+的MG Cyberster,则在11月17日上市当天实现交付,中国首发后,预计明年年中还将在英国等欧洲主要市场陆续上市,不仅实现自主品牌高端化突破,更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