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极狐的“场景化造车”率先在阿尔法S和阿尔法T两款“老将”上落地,森林版车型到来,标定“向往绿色生活的国内用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至去年9月,极狐考拉的问世,则进一步将“场景化造车”理念推向高潮,该产品从内饰材质、环保空间以及母婴配置等方面,瞄准了“宝妈群体”,进一步清晰了极狐的定位,也为极狐销量增长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在极狐考拉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极狐就实现了翻倍式突破,销量达到3100余辆,其中考拉作出了半数贡献。同样在年尾收官战中,凭借着考拉上市的势能,极狐在最后两个月背水一战,销量从1.7万辆左右快速攀升至3万辆。
但在部分行业人士看来,极狐却是取得了一场“惨胜”,随着“场景化造车”到来的,还有极狐全线产品价格的下降,如考拉定位于15万级市场,而阿尔法S与阿尔法T两款森林版新车,价格也下探至了20万以下。这意味着,极狐过去所坚持的中高端定位,已有一定程度的松动。
这就导致,北汽蓝谷在销量上尽管得到了极狐品牌的支撑,但亏损面始终不见好赚。据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北汽业绩预亏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净亏损达到57亿-52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54.65亿元;预计扣非后净亏损62亿元~57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58.38亿元。
基于客观现实来谈,极狐面向市场进行的产品结构性与阶段性调整势在必行,也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这是“转型阵痛期”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导致北汽蓝谷亏损不见好转的一大因素。而在公告中,北汽蓝谷却曾提到“公司产品销量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那么事实是否会如北汽蓝谷预期一般发展?
依循传统逻辑的“场景化造车”
极狐的增长,是北汽蓝谷盈利改善的重要支柱。但极狐所面临的问题也众所周知,如央媒所提出的产品安全性质疑、后续产品高端化的阴云以及“马太效应”下中小品牌的生存压力等,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难题。
极狐逐一攻克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如安全、品质及高端化等,这些都将是长期的过程,此刻按下不表。汽车有文化更想讨论的是,极狐的“场景化造车”能力。从极狐考拉、阿尔法S与阿尔法T这三款产品来看,极狐的“场景化造车”似乎走向了一个极端,即品牌为用户预设场景,而非让用户根据实际生活自行开发。
场景化能力优秀的产品,一定是具备开放性想象空间的产品,而非是如极狐一般的自我假设。以当下市场中的产品来举例,新势力方面,理想L9的场景化能力有目共睹,而隐藏在“奶爸车”背后的,并不只是大空间、高配置或者是续航等,而是理想L9把影院、卧室等场景装进了车内,并基于智能化能力提供了产品的学习与迭代能力,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开放式三维空间交互。
人为的假设,必然会存在死板与缺陷。以极狐考拉为例,作为一款“宝妈车”,尽管它从配置、材质、坐姿以及空间等方面打造出适合母婴出行的座舱环境,但却显得呆板,如后排的两个独立座椅却限制了用户的自由发挥,面向两娃家庭时,家长无法坐在后排照顾两个孩子,而孩子一前一后的坐法,又势必会对驾驶舱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