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宝马7系> 宝马7系弹簧> 摘要详情

宝马7系决定舒适性和减振效果的核心部件就是空气弹簧

宝马7系决定舒适性和减振效果的核心部件就是空气弹簧

摘要来自:《空悬的秘密,被中国人揭开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空悬的秘密,被中国人揭开了》的片段:

事实上空气悬架不是一个简单的零部件,可以拆分成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可变阻尼减震器、ECU、系统总成等 5~6 等核心零部件,不仅结构复杂,各零部件间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最终,理想选择了其中两家具有潜力的供应商——孔辉和保隆。

选择国内供应商到阻力并不小。比如,当时的孔辉科技刚成立两年,前身是做商用车空悬和前瞻技术研究的长春孔辉,乘用车工业化的经验并不丰富,甚至还没有正式的项目量产。

这时候主机厂与本土供应商联合开发的优势开始显现:供应商负责方案设计,主机厂负责工业化合规。双方合作开发不仅能适配车型个性化需求,也能同时进行深度合作:理想参与产线策划和检测,建立了专用产线,从产线设备的选型到开发工艺参数的验证,全部与供应商共同决策,来确保生产的稳定与可靠。本土供应商也能一次投入两套模具,同时验证 A、B 方案,开发效率提升;开放二级供应商权限,共享产线智能监测数据等等。

这种合作模式下,空气悬架从以往整包方案,向拆分采购模式进化。主机厂将空气悬架系统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空气弹簧、传感器等产品,灵活、快速、自研可控。

在据盖世汽车公开数据,今年 1~6 月,孔辉和保隆分别为中国空簧市场第一和第三,总份额超过 60%。前边提到 2019 年还没有乘用车量产项目经验的孔辉科技,今年初,三条理想专用的空簧产线单月产能 2.5 万套;保隆科技目前空气弹簧最大年产能已经达到 50 万台。

随着本土车企和供应商的共同成长,空气悬架的价格也被打下来。据本土供应商透露,目前价格已经是国外供应商的 70%左右。

在更大众化的车型上搭载空气悬架,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什么是更适合「中国体质」的空悬?

作为一套由减震系统、气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构成的底盘稳定系统,空气悬架利用传感器、计算执行机构、空气弹簧+CDC 电磁减震器结构一起,将原本固定的刚度和阻尼变成可以的调节。这样,车辆和地面之间就像有一个可软可硬、可薄可厚的地毯,能让车身像阿拉丁神话中的「魔毯」一样舒适、平稳、丝滑。

舒适,是大家对于空气悬架最基本的需求。决定舒适性和减振效果的核心部件就是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就像一个「气球」,在其充放气时,车辆高度也随之上升或下降,可以为车辆提供支撑力和减振效果。一般来说,空气弹簧刚度越高,车身稳定性就越高,但舒适性会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同时,空气悬架还要与整车 NVH 的配备,在不同地理环境、路况条件下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舒适性。

简单来说,要打造一款适合中国市场的空气悬架,不仅需要一套合适的空气弹簧,也需要空气悬架与整车控制之间的匹配,以及专门针对中国环境和路况的调教。

以理想 L 系列搭载的魔毯空气悬架为例,作为一款家庭用车,老人和孩子对于车内的噪音振动更敏感。因此,理想专门对隔振设计、软件控制进行优化,自研空气压缩机支架隔振装置,最终在车辆静止时、空气压缩机工作的状态下,车内一二排的用户基本感知不到工作声音,其静谧性超过了很多豪华品牌。

比如,为了达到极致舒适的目标,理想团队制定了一套主观评价体系,从车身控制、悬架隔振入手,拆解出 30 项舒适性指标,从 30 个用户场景维度全面考察一台车的舒适表现。专门针对中国地理环境、路况条件南北差异巨大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验证,覆盖覆盖了从城市到高速、从道路到桥梁到桥面大起伏、从柏油路到水泥路方砖路等上百种典型工矿,空气弹簧调校 150 组、减振器调校 330 组、橡胶与液压衬套 132 组、轮胎 88 组……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魔毯悬架还会和自研的数据算法系统「连山平台」进行联动,把 7 个专属传感器实时感知的路面信息上传到平台的后台系统,持续优化体验。

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车企对空气悬架研发的深度参与基础上,根据自家车型特点和用户需求来重新调教。如果当初选择的是整包方案,就只能调整整车来适应这套空悬了。

开不坏的丰田,修不起的空悬?

解决了舒适性的问题,摆在空气悬架面前的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耐用性。

正所谓“开不坏的丰田,修不起的空悬”,空气悬架决定支撑和减振效果的核心部件之一——空气弹簧中的囊皮是橡胶材质的,橡胶材质的耐用性远低于传统螺旋弹簧。

这也是以往传统汽车上空悬被看作「奢侈品」的原因之一:咬咬牙,花几万块钱就能上空悬;但后续的故障率和维修价格,恐怕要咬碎后槽牙了。这意味在空气悬架上做科技普惠,对耐用性的要求更高。

如何在舒适性和耐久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呢?理想研发团队给出的方案是:降低囊皮厚度,兼顾舒适性和耐用性。但囊皮厚度越薄,对工艺的要求越高。

为此,将空气弹簧高低温动态疲劳耐久试验 680 万次,做到了 1.5 倍于行业水平;整车级验证大于 1000 万公里,高于行业水平两倍;空悬专项强化耐久最长 34 万公里。在极限高低温测试方面,也将空簧行业标准的低温下限-30℃,降低到了-40℃,覆盖东北、西北等极寒气候下的用户需求。

经过一系列在耐久性上下功夫后,根据理想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已经交付搭载空气悬架的 20 万辆车中,累计行驶 16.6 亿公里,其中因自身质量问题空悬失效的案例为零。同时,理想也承诺了 8 年或 16 万公里的质保,超越使用海外供应商空悬产品的合资、进口车企给出的质保期限。

这让空气悬架这个昔日的「奢侈品」,不仅变得买得起,而且用得起、用得住。

舒适 vs 运动,鱼和熊掌兼得?

一直以来,空气悬架几乎是「舒适」的代名词。根据理想车主的 NPS(净推荐值)调研结果显示,乘坐体验和驾驶体验是用户向他人推荐购买理想 L 系列车型的第一和第二理由,有 96.5%会把驾乘体验作为推荐理由。

空气悬架的舒适属性,与理想 L 系列家庭向用车的舒适需求匹配,诞生了以舒适为主的理想魔毯 1.0。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用户不满足于舒适:「如果一个人开车时,能多点运动体验就更好了。」

即将在 8 月开启 OTA 升级的理想魔毯空气悬架 2.0 ,就兼具了一定的运动属性,通过对域控制器进行车身控制算法的升级,提供舒适魔毯、运动魔毯两个选项。舒适魔毯保留了 1.0 的舒适、标准、运动三种舒适度模式;新增的运动魔毯同样提供了舒适、标准、运动三种舒适度模式。

在运动魔毯的运动模式下,空气弹簧的高度降低,让悬架整体表现更紧致,稳定性和支撑性更好。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