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车型,表面上看,发动机和电机两套系统协同工作综合了纯电和纯油两种动力的优势,但实际开过的人就知道,150公里内的纯电使用,很省;而亏电时,发动机参与进来,油耗高,动力差,尤其在寒冷地区,体验更差;再加上纯电里程虚高,频繁充电真的会烦;实属两头不讨好。所以如果是家里有固定充电桩,而且市内通勤为主的话,可以考虑购买。
而增程式车辆,它就像一台时刻背着“充电宝”的纯电车。由于发动机不能直驱车辆,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噪音大、能耗高,体验差。虽然现在有纯电续航超过300公里的增程车,但是实际续航对于长途驾驶来说,还是不够用的;如果300公里是纯市区用车,相较插混来说,虽然充电的次数会减少,但还是会有充电焦虑存在。
混动:无用车焦虑,无需充电,油耗又低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没有短板的油电混动似乎才是能解决新能源时代下用车痛点最佳选择:无需充电,油耗又低。
为什么油电混动优势这么明显,基本都是豪华车或者是成熟的合资车型在使用呢?原因很简单:技术难度更高!
不同于插混车型,只需要多用电,油耗自然就低,油电混动则需要更高效的发动机、更高效的混动变速器以及成熟的运转逻辑来实现“低油耗”。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丰田的混动,在雷克萨斯上比较常见,它是基于行星齿轮组的双电机动力分流方案,技术成熟,品质可靠,不需充电就能做到低油耗。
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车辆在高速或急加速超车时,加速比较乏力,而且加速时发动机高转速介入,嘶吼声明显增大,驾乘体验感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日系混动设计之初就是奔着节油去的,采用经济型发动机,用自吸和阿特金森循环,这也意味着它终究无法兼顾动力。
基于这一点,最近林肯带来的全新电混路线就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它既不妥协动力、还能油耗减半,无忧续航,一个月只用加一次油。
技术路线上,林肯这套系统就是与丰田专利互通的那套混动系统,都是基于行星齿轮组的双电机动力分流方案,但不同的是,林肯采用了大功率发动机和大功率驱动电机。简单来说,日系混动只做到了降低油耗;而林肯电混通过少见的“大功率发动机+大功率驱动电机“的组合,再加上聪明的动力分流技术的分配,完美兼得”强大动力 和 超低油耗”,真正做到了“既要油耗减半,又要续航无忧,还要动力迅猛”这个不可能的“三要”目标。
比如新上市的电混林肯冒险家(25.38-27.38万),采用的是1.5T直列四缸发动机+E-CVT无极变速器的组合,系统综合功率153kW,堪比同级2.0T的表现;同时又将油耗减少52%低至4.71L/100km(WLTC市区工况下),超过1200km的续航也显示出节能正循环的真实力。
电混林肯Z(27.48-36.58万元)采用了2.0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协同驱动电机,整套系统综合功率达到234kW,百公里加速仅需6.04秒,而同级豪华车普遍都在8秒左右;WLTC油耗也只有5.99L/100km,非常适合对动力操控有极大需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