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7月整个市场同比环比下滑,新能源车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这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市场仍在下滑。前面说过,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36.1%,较同期提升9.3个百分点,对应的就是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在减少。
其中,7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9.7%、豪华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0.3%,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5.1%。并且,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5.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此外,7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已达到53.2%。
这意味着,在这一轮新能源车引导的市场变革中,中国品牌正享受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而主流合资品牌目前未能跟上。这,是导致中国品牌增长、合作品牌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合资品牌正在寻求改变,比如不久前大众与小鹏汽车合作,以期待快速量产新的电动化平台产品,改变大众集团在国内市场下滑的局面。
只是,国内市场需求已然发生变化,尤其针对新能源车,消费者已不再迷信合资,中国品牌先入为主占据新能源车的用户心智,可能会如同此前合资品牌先入为主占据传统燃油车的用户心智一样吧。当然,在新能源车市场,合资品牌并非没有机会,毕竟底子还在、新能源市场也尚未成熟。
第二、出口增长是中国品牌销量增长的又一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中国品牌是出口主力,如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
其中,比亚迪出口量增速非常高,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0.6倍,大有攻占东南亚新能源车市场的势头;7月,比亚迪出口18169辆,环比增长72%。奇瑞,则是整个中国品牌阵营中的“唯一”,其上半年出口量已超过国内销量,其7月出口量数据未公布,不过预计其1-7月出口量仍超过整体销量的50%。至于长安,7月出口量继续保持高位势头,达20145辆。
写在最后:国内这轮乘用车市场的变化,由新能源车引导,且各项利好新能源车市场的政策还在出,如“两免两减”、新能源车下乡等,此外充电桩也在加大建设、产业链趋近成熟。可以肯定地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扩大趋势已不可逆。
当然,至于未来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关系,究竟是替代还是竞争?目前仍不好说。一来在车企端,卖新能源车有量不盈利或盈利少、卖燃油车量少却盈利是现状,二来在用户端,燃油车的性价比高与便利性强,仍是新能源车短期不能弥补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