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09万辆,同比增长31.8%。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更是达到71.4万辆,同比大涨81.2%,远超车市整体增速。
如此强势的市场表现,和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大幅降价密切相关。以比亚迪为开端的车市“价格战”,催生了大量低价减配的“荣耀版”“龙腾版”产品,动辄不到10万元的起售价,大大刺激了用户购车热情。然而,不以技术突破为核心的低价竞争,从来都是短期行为,巨大的成本压力不仅会持续拉低零部件标准,甚至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品质风险。
进入二季度,基本见顶的国内车市“价格战”热度开始回落,4月上旬主流车企官方降价已是难得一见,直到蓄力多时的自主品牌国家队上汽荣威率先打破“沉默”。近日,荣威旗下多款车型现金直降20000元,预计投入超过五十亿元天量补贴,提前开启2024汽车价格战“下半场”。此轮官降,荣威将以国家队主力的超强实力,让无序的“价格战”开始转向更有利于用户的品质普及战。
卷价格,更卷核心技术
不同于一季度价格战,整车企业主要通过推出特别版车型降价销售,荣威此次降价的核心在于“用全世界最好的价格,让中国用户率先体验到世界领先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品牌”。
目前,荣威D7 DMH、荣威D7 EV及全新荣威i5限时至高两万元现金优惠,荣威RX5、荣威超混eRX5、荣威RX5 PLUS、荣威iMAX8、荣威RX9官方指导价直降两万元。不难看出,荣威降价车型均为旗下主力产品,旨在能够让用户得到真正的实惠和真正的新出行体验。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荣威D7不仅做到“电比油低”,更率先将B级新能源轿车带到了A级车价格区间。
核心技术突破是荣威能够把价格打下来的底层支撑。
过去十多年时间里,荣威坚持探索纯电、PHEV和燃料电池三种不同新能源技术路径,即便是被行业普遍认定为“过渡方案”的PHEV技术,荣威同样持续深耕。作为“国家队”主力,荣威不负使命,背靠世界500强上汽集团的雄厚实力,在三大技术领域掌握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完成对业内新能源先驱最好的致敬——逐一超越。
纯电领域,以荣威D7 EV为例,无论从车身尺寸、空间舒适、核心技术、智舱体验等不同维度对比,荣威D7 EV都对同价位的秦PLUS EV形成了碾压优势。
比如平台架构、底盘品质等硬实力上,荣威D7 EV配备“上汽星云”、零燃电池等领先技术,还吸收了上汽多年合资积累的技术底蕴,底盘质感和操控体验“德味”十足。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小细节,荣威D7 EV拥有101L的超大前备厢,而秦PLUS EV没有前备厢,这看似是电驱电控的集成度差距,背后其实是纯电平台的“技术代差”。
混动领域,荣威D7 DMH所搭载的DMH超级混动系统,同样是国内混动系统的技术新标杆。行业首创的动力总成大脑PICU,可实现电机、发动机、混动变速箱、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控制“五合一”功能,节省了70%冗余组件,不仅大幅提升计算效率,更让车辆制造成本有了更大下降空间。
用户可感知的产品实力自然也不在话下。在中国汽研举办的2023混合动力汽车极限挑战赛中,荣威D7 DMH不仅在综合表现与纯电续航测试中,拿下中大型轿车组第一;在馈电油耗方面,更以优异表现夺得全车型组冠军,位列18款参赛混动主流车型的第一。近日,在第三方实测中,荣威D7 DMH更是实现了1962km的总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