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时间里,荣威坚持探索纯电、PHEV和燃料电池三种不同新能源技术路径,即便是被行业普遍认定为“过渡方案”的PHEV技术,荣威同样持续深耕。作为“国家队”主力,荣威不负使命,背靠世界500强上汽集团的雄厚实力,在三大技术领域掌握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完成对业内新能源先驱最好的致敬——逐一超越。
纯电领域,以荣威D7 EV为例,无论从车身尺寸、空间舒适、核心技术、智舱体验等不同维度对比,荣威D7 EV都对同价位的秦PLUS EV形成了碾压优势。
比如平台架构、底盘品质等硬实力上,荣威D7 EV配备“上汽星云”、零燃电池等领先技术,还吸收了上汽多年合资积累的技术底蕴,底盘质感和操控体验“德味”十足。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小细节,荣威D7 EV拥有101L的超大前备厢,而秦PLUS EV没有前备厢,这看似是电驱电控的集成度差距,背后其实是纯电平台的“技术代差”。
混动领域,荣威D7 DMH所搭载的DMH超级混动系统,同样是国内混动系统的技术新标杆。行业首创的动力总成大脑PICU,可实现电机、发动机、混动变速箱、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控制“五合一”功能,节省了70%冗余组件,不仅大幅提升计算效率,更让车辆制造成本有了更大下降空间。
用户可感知的产品实力自然也不在话下。在中国汽研举办的2023混合动力汽车极限挑战赛中,荣威D7 DMH不仅在综合表现与纯电续航测试中,拿下中大型轿车组第一;在馈电油耗方面,更以优异表现夺得全车型组冠军,位列18款参赛混动主流车型的第一。近日,在第三方实测中,荣威D7 DMH更是实现了1962km的总续航里程。
显然,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兼容高品质与好价格的唯一方式,而不是通过减配后悬架吸能盒、降低车身高强度钢比例和采用铁质油箱这些“小动作”来强行降本。接下来,背靠上汽集团、沉淀十余年的荣威,将不断释放核心技术储备,全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买得值、用得好”的高品质汽车。
有诚意,更有体系实力
为用户打造高品质汽车,只是荣威终结无序价格战、开启品质普及战的第一步。身为自主品牌“国家队”主力,荣威此次推出的“荣卷风”放价大行动诚意满满。对比一季度行业内的首轮“价格战”,荣威50亿元的“大手笔”补贴不仅是油电同享,且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理解门槛。产品降价不减配、不出定制简配版鱼目混珠,优惠方案也没有业内常见的“补贴”甚至是“捆绑销售”等噱头,可谓是坚持优惠真金白银、产品真材实料,诚意回馈消费者。
诚意价格背后,是上汽集团的“大厂”体系实力。
依托上汽集团过硬的研产销体系和规模化效应,以及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荣威不仅能够从容应对短期的价格竞争,更能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整合优势和高效的现代化组织架构,加速高品质产品普惠,这是荣威品牌一贯“倡导技术战、不惧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仅从供应链协同的优势来看,“大厂”体系实力已在荣威车型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荣威D7 DMH优惠两万后,与同价位秦PLUS DM-i荣耀版对比不仅车身尺寸更大,还配备了多连杆独立后悬、“双12.3英寸”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真皮豪华座椅、主驾腰部支撑和前排座椅加热、10扬声器等高价值配置,比荣耀版产品更划算、更精致、更舒适。
如今,背靠上汽集团研产销体系的荣威,已构建“五国六地”的研发布局,在安亭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乘用车研发中心,在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内拥有一支超过7000人的研发团队,上汽集团多年的合资合作积累,也都将支撑荣威顺利落地“未来3年推出8款纯电和插混车型”中期规划,持续为用户提供好价格、高品质产品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