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7> 问界M7销量> 摘要详情

改款升级后的问界M7迎来销量爆发

改款升级后的问界M7迎来销量爆发

摘要来自:《余承东,i人?》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余承东,i人?》的片段:

在夸完比亚迪之后,余承东拿出来华为系汽车“遥遥领先”的数据。今年1月1日到5月19日,鸿蒙智行总销量突破13.4万辆,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品牌。


网友说,余承东这是和雷军打时间差。毕竟小米SU7才上市,交付时间仅仅两个月。


数据显示,4月份小米SU7交付7058辆,5月交付8630辆,这还是受困于产能之下的数据。如果6月份雷军能把产能拉起来,单月交付破万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小米SU7就是冲着问界M7的市场来的。余承东的压力,其实已经外显。


数据显示,问界M7在今年1月突破2.9万辆之后,销量一路下滑。今年1-4月,问界M7交付量分别为2.9万辆、2.1万辆、1.8万辆和0.9万辆。


压力之下,距离问界M7上市还不足9个月,余承东就决定推出问界M7新款车型。


问界新M7 Ultra在5月17日开启预售,5月31日上市。目的很明确,在小米、理想等车型带来的压力之下,余承东希望问界M7能够像以前那样提振销量。


问界新M7 Ultra共有四个版本,五座后驱智驾版28.98万元,五座四驱智驾版30.98万元,六座后驱智驾版30.98万元,六座四驱智驾版32.98万元。


图片


“外观造型更悦目、底盘性能更强大、智驾能力和安全能力更上一层楼、音效更震撼,将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高端、极致的出行体验”,余承东表示,新车有多项升级,但价格与去年推出的Max版保持一致,可以说是“加量不加价”。


外观上,此前问界M7的前脸一直采用分布式格栅,问界新M7 Ultra变成了封闭式前脸+单一格栅,他调侃到,“这是‘大嘴’变‘小嘴’。”


智驾上,问界新M7 Ultra采用了问界M9同款192线激光雷达。余承东称,这是业界量产线束最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感知精度比业界水平提升50%以上,感知范围达到250米。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问界M7的成绩算得上亮眼,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量达18万辆,月均超过两万辆,是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冠。另一个数据是,2023年,中国品牌售价30万以上车型合计销量近百万辆,可见问界M7的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这还是一款让问界品牌起死回生和华为车BU实现盈利的重要车型。


“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智选车BU、车BU已经全部扭亏为盈。”此前,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智选车盈利,最大的助力来自于问界,尤其是问界M7。


去年9月,改款升级后的问界M7迎来销量爆发,逆转问界的颓势。截至今年4月,收获17.4万辆大订单。凭借着问界系列产品的销量大增,2024年鸿蒙智行连续4月占据造车新势力第一位置。目前问界在售的三款车型中,问界 M7 起到了基石作用。


图片


问界的起落和问界M7的销量摇摆,让余承东意识到,到了必须“卷价值”的时候了。


看一组数据。


2023年的价格战中,主要车型的降价幅度达到了29%,这一数字高于2015年的13%和2019年的17%。但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1-4月,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6%,处于历史低位。也就是说,卷价格,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反馈。


而且,从现在的市场来看,车型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导致“昙花一现”的情况越来越多。老款问界M7已经感受过市场的寒意,华为鸿蒙智行必须走长红的路线。


从定价策略上来看,新问界M5 定价依然没有低到20万元以下,新款M7的定价的策略是“加量不加价”,和市场上其他品牌的策略不同。


这说明,华为并不想进入 20 万级的中低端市场,用价格来提升销量,而是希望在20-50 万级的中高端市场,用价值和智驾实力来增加存在感和话语权。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