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7> 问界M7空间> 摘要详情

不过在问界M7这里车辆的前舱结构会更大尺度地侵占车内空间

不过在问界M7这里车辆的前舱结构会更大尺度地侵占车内空间

摘要来自:《玩增程的问界M7,放弃操控用麦弗逊正好,剩下的交给华为?》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玩增程的问界M7,放弃操控用麦弗逊正好,剩下的交给华为?》的片段:

按照常规办法,那便是增程器与前驱动电机平行轴布局。也因此,车辆的前舱结构会更大尺度地侵占车内空间。在这种设计前提下,再去谈所谓的舒适性,似乎有点文不对题。于是办法就变成了另一个,即增程器与驱动电机同轴布局。在燃油车时代,同轴布局就已经不陌生了。原本聊得更多的优势,是其系统工作效率更高。不过在问界M7这里,能够尽可能减少前舱对乘员舱的空间挤占,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但两套系统同轴布局,也就锁死了轴向空间。所以说问界M7无论从出发点考虑,还是从系统搭建之后的结果考虑,两侧前悬架采用更省空间的麦弗逊式结构,都是必然的选项。由此也带来另一个疑问,增程式与运动操控之前,也是无法兼得的吗?

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比如说增程式的性能释放,某些时候并没有纯电动车那么彻底。特别是在后者有800V高压平台加持之后,性能与效率上的潜力,会被进一步释放。而增程器的布局也会更占空间。当然,你可以说定位运动操控的车型,对空间表现不用太苛刻。但前轴增加一台内燃机,对配重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特别是像问界M7这种同轴布局的情况下,重心也就会更偏向前端。

不过在智能化以及软件算法的加持下,以上硬件局限,尚有弥补的空间。比如说华为、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就热衷于在包括激光雷达等一系列感知硬件的基础下,叠加自身算法优势,提前感知道路变化,然后由底盘部分的执行硬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配不同的路况以及驾乘需求。回到问界M7 Ultra身上,新车也升级了192线激光雷达,在感知层面能够拥有更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