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愁卖的保时捷,在销量和库存压力下,经销商打出“买保时捷Taycan,送小米SU7”的促销活动。不止于纯电动产品,保时捷旗下燃油车产品也有着较大的终端优惠,汽势Auto-First在走访几家保时捷4S店后发现,2024款Macan优惠大概在12.5万元左右,入门版车型裸车价为45.3万元,Panamera、911、Cayenne均有不同程度的现金优惠。
不止于保时捷,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BBA与二线豪华品牌,也在车市价格战和销量保卫战的影响下,价格体系不断向下侵犯。上个月底,有自媒体在社交平台爆料,宝马 i3价格腰斩,官方指导价35.39万元的宝马 i3 35L优惠完售价不到19万。同时,汽势Auto-First走访发现,宝马i5也有4万元左右的优惠。
奔驰、奥迪的价格体系也在下探。奔驰EQE优惠达到 16 万元左右,奥迪Q4 e-tron优惠达到12万元左右,2024款创行版裸车价格仅为19.13万元。
BBA不仅在新能源领域价格体系失守,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也出现了大幅让利。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L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奥迪A6L入门版车型裸车价更是下探到30万元内。优惠后的奥迪A4L和奔驰C级,入门车型裸车价20万元出头。
原本一、二线豪华品牌之间的价差,消失在这一轮“价格战”中,豪华车市场逐步步入“平价时代”。BBA的中型车进入20万-30万价格区间,中大型车进入30万-40万价格区间,直接杀入二线豪华品牌坚守的价格阵地,而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等二三线豪华品牌则将价格杀入合资品牌价格阵地。
豪华品牌价格战似乎并没有销量上的攀升。前四个月,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累计终端销量分别完成17.76万辆和20.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22%和7.38%,包括凯迪拉克、林肯在内的部分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也呈现出下滑态势,其分别累计销售新车4.24万辆和1.76万辆,同比下滑16.47%和12.25%。
另一组数据也能印证豪华品牌销量承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5月豪华及进口品牌库存指数为60.6%,虽然较4月下降了2.5个百分点,但库存指数高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且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从整个汽车市场来看,白热化竞争促使价格战愈演愈烈,豪华品牌乃至合资品牌价格体系被颠覆,而以价换量不灵的根本在于:
第一,消费者持币观望心理加重。豪华品牌主销车型大幅优惠加之没有保价政策,使得部分有购车意向消费者持币观望,对降价进一步扩大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