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威马EX5> 威马EX5电动车> 摘要详情

威马EX5威马在很短时间内就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车

威马EX5威马在很短时间内就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车

摘要来自:《吉利能向 “危马”追到逾6亿元的赔偿款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吉利能向 “危马”追到逾6亿元的赔偿款吗?》的片段:

汽车研发是一个长周期的项目,对于一家初创车企来说,在没有任何前期积累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整车平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威马在很短时间内就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车,加上不少吉利前员工的加盟,以及其他一些数据的收集,这些让吉利做出了起诉威马的决定,并要求威马赔偿高达21亿元。不过,威马赔偿吉利700万元的一审判决,让双方都不服,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而这次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认定了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


吉利打赢官司的意义


全球范围来看,知识产权官司一直比较难打。因为认定对方侵犯知识产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像汽车整车平台/底盘架构这样的系统。这对于法官和律师都是比较大的挑战。而这次吉利能够在这次的知识产权案件中胜诉,即便考虑到濒临破产的威马汽车难以支付高达6.4亿元的赔款,但是对于吉利来说,依然有着很大的指标意义:


这有利于避免同类事件再度发生。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吉利是少有的几家拥有整车平台级别开发能力的车企,同时吉利在其他核心技术领域同样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也就意味着吉利拥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而这些工程师队伍,必然也会成为其他车企尤其是很多初创车企眼中的香饽饽。和威马官司打赢之后,就意味着其他车企可以在挖角吉利的工程师时,要避开把吉利的专利技术挖过去,否则威马就是前车之鉴。


图片

△吉利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输掉官司的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在2018年就实现了首款量产车型威马EX5的交付,属于彼时国内新势力中最早交付的一批企业。在2019年,威马以去年1.69万辆的成绩成为仅次于蔚来的新势力第二,稳居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第一阵营。更不要说彼时的威马通过收购,不仅有自己的工厂,还有自己的造车资质。和其他新势力相比,整个制造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时的威马汽车也是信心满满,通过多轮融资希望能够实现IPO上市。


当时吉利在2018年发起那场官司时,正是威马汽车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很难说吉利的知识产权官司成为阻止威马上市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投资人看到有这类官司缠身,也会对威马心中升起不小的芥蒂。由于汽车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因此完成IPO上市对于威马这样的车企来说至关重要。迟迟未能完成IPO的威马汽车,最终很难撑下去。


图片

△威马汽车已经在垂死挣扎中


注重“正向开发”这一基础


之前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曾经有车企的设计部被媒体称为“皮尺部”。它们通过直接仿造国外车型的造型,甚至是抄袭底盘希望来快速达成车型设计并投放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会赢得一定的销量,但是时间一长各种问题都会出现。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下,相关的抄袭信息都会在网络上被广泛散播,让购买这款车型的消费者觉得脸上无光;更不要说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做法,会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爆发出来。


图片

△中国车企不能再走模仿和抄袭的老路


当下,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纷纷寻求走出去。在国内汽车市场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只有把汽车卖到更多的国家去,才能有效化解国内过剩的汽车产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价格战。中国电动车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不要说在欧洲市场,即便是在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溢价也能够高很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