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汽车的电动化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初创电动汽车公司,由吉利和沃尔沃联手打造,定位于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总部位于瑞典哥特堡。然而,尽管有着强大的背景和定位,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并不顺利。
自成立以来,极星汽车已经更换过6任中国区CEO,但依旧没能扭转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去年6月,极星汽车宣布将与星纪魅族集团建立面向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极星科技,全面接手极星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然而这一举措似乎并未能挽救极星中国市场的颓势。
极星汽车的财务状况也是日益恶化。自两年前从沃尔沃汽车分拆在美股上市后,极星汽车的价值已经损失了近95%。这家问世七年的初创电动汽车公司正濒临退市的危机,而且财务数据表现还在恶化。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的交付量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40%,只有7200辆。按照这一数据估算,极星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每售出一辆车就会产生超过27万元的亏损。这一数字无疑揭示了公司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财务压力。
极星汽车彻底被边缘化
目前,极星汽车在国内在售的车型主要包括Polestar 1、Polestar 2和Polestar 3等几款纯电动车型。这些车型在售价上均定位较高,如Polestar 1的售价就达到了上百万元。然而,高昂的售价并未能带来相应的销量。相反,极星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表现不佳。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的交付量仅为7200辆,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40%。这一销量表现无疑让人大跌眼镜。毕竟,对于一个定位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的极星来说,这样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其庞大的运营成本和研发投入。
为了能拉动销量,极星推出的Polestar 4售价比较“亲民”,定位在20~30万售价区间,不过在新能源大潮之下,Polestar 4在5月份仅卖掉138台,销量远不及预期,虽然极星在底盘调校和驾控方面表现出色,但这些高性能特点在普通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不高。百公里加速等性能参数虽然重要,但消费者对于底盘调校和驾控的感知有限,难以形成直观的购买动力。而在智驾方面,极星车型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相对一般,与特斯拉、蔚来等竞品相比存在差距。这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那些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