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大众与江淮签署战略合资,到今天ID.与众上市,一共过去了4年。4年的时间,中国新能源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合资品牌被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压着打的格局未发生改变。
所以,作为后来者的ID.与众,又如何带领“大众安徽”这个新品牌在市场站稳脚跟呢?光靠大众这个金子招牌恐怕是远远不够。
事实上,从“与众”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大众安徽想要打造一款不同于以往大众的车型,既要与南北大众有区分,不与自家兄弟内耗;同时还要在如今内卷又同质化的竞争中,打出自己的差异化的优势。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ID.与众都有哪些与众不同?
设计不同,独属于大众安徽的设计元素
作为大众安徽首款车型,ID. 与众在设计上就已经与南北大众划开了很大区分。
首先,ID. 与众并没有浓厚的ID家族设计语言,更多有自己的风格。ID.与众首次采用了金标大众的LOGO,并且金色元素随处可见。比如轮毂、前后灯碗、格栅气帘线等位置使用的金色装饰,还有前后保险杠上的“赛车旗”纹路,都采用了金色元素,这些细节很大程度提升了外观的精致感。
而前脸部分,前后灯碗和格栅气帘线巧妙运用金色装饰,无不彰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另外,ID.与众的IQ. Light智能矩阵式LED大灯同样采用了全新的大众设计语言,独特的U型设计,传递炯炯有神的目光,灯腔内部嵌入金色元素,极具辨识度。
ID. 与众的太空悬浮车顶也是新车设计的独具亮点之处,继承了ID. R概念超跑的设计手法,更加个性时尚。搭配高亮黑A柱,并且将挡风玻璃连接到侧玻璃,产生类似于赛车遮阳板的全景效果,使得整车运动气息更强。
这种与众不同且个性时尚的设计理念同样贯穿在内饰设计当中。更多大曲率线条的应用,以及更具辨识度的氛围灯设计都凸显了它和以往大众的不同,特别是Microfiber生态皮质门板上的图纹打孔,透出点阵星空灯的璀璨,让人印象深刻。
一款车型想要彰显出足够的差异化特点,设计无疑是最具形象化的。好看的设计能吸引用户,而好看又与众不同的设计,更能帮助产品乃至品牌在市场建立标签和形象。而作为一个新品牌下的新车型,这也是ID. 与众要在设计上与以往大众车型做出区分,与众不同的原因。
操控不同,史上最运动的纯电大众
如果说,设计是ID. 与众在视觉上建立差异化卖点,那么驾控则是ID. 与众在用户体验上进行的性格重塑。毫无疑问,ID想要通过运动操控作为新产品的标识。
在底盘层面,ID. 与众搭载了可变转向系统,使转向更加精准,更可达到4.7米的最小转弯半径(后驱),比高尔夫还要小(转弯半径5.4米)。另外,新车配备的高性能底盘和前后独立悬架,加上50:50的前后配重比,帮助车辆拥有更稳定的操控。
性能方面,ID. 与众的四驱版本拥有5.6秒零百加速,并且还搭载了保时捷Panamera等主打运动的车型上采用的混合胎宽,前235mm/后255mm的非对称混合胎宽,大大提升了整车制动性能和抓地效果。
续航上,新车最大续航里程为621公里(后驱)。
智能化不同,大型语言模型上车
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ID. 与众在智能化上也有与众不同的亮点。
在智舱层面,新车搭载了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新一代认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赋予车机自我学习能力。虽然没有体验新车,但毫无疑问,新车在智能语音方面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
ID. 与众的智能座舱全面采用UNYX.OS操作系统和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HMI),扁平化的设计让交互更直观。搭载的AI智能伙伴,支持用户个性化形象定制和真人语音克隆,可依据个人喜好通过捏脸、装扮、动作、真人语音克隆等进行设定。
另外,车机还支持CarPlay、CarLife、HiCar三重手机生态,并内置了爱奇艺、优酷、腾讯、喜马拉雅等娱乐应用,构建了丰富的娱乐内容生态。
最后,在智驾方面,ID. 与众全系标配了全新IQ. Drive全旅程智驾系统,能够实现拨杆换到的高速领航功能。此外,在自动泊车方面,新车也支持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和手机在线寻车等功能,大幅提升泊车便利性。
大众安徽的战役打响
在ID.与众上市之前,电驹小编参观了位于合肥的大众安徽工厂和研发中心,给电驹小编的感觉就是,大众安徽真的是大众在中国的“亲儿子”,投入的心血非常之多。
根据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的说法,大众在合肥基地的投资总计23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1亿元人民币;车型上市前研发总投入约为90.5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