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零跑C16> 零跑C16销量> 摘要详情

零跑C16零跑销量达14.4万辆

零跑C16零跑销量达14.4万辆

摘要来自:《零跑想摸着丰田过河,能成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零跑想摸着丰田过河,能成吗?》的片段:

和比亚迪不同的是,朱江明认为自研要避免过多的产能投入,“比亚迪建了很多产能,万一销量跟不上,设备就要空转,这是很大的风险。”


朱江明的办法是轻资产自研,拆解哪些零件适合自研,哪些适合与政府、供应商合作,总之是要最大限度地少花钱。也就有了虽然搭载最新的8295芯片,但也免不了伸手手动放下后排屏幕的场景。


为了贯彻降本策略,零跑的产品也有鲜明的平台化、家族化特征,即零部件高度相同。目前,零跑平台通用化率高达88%。


不过,零跑目前还面临研发投入过低的质疑,据公司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零跑研发费用共计47.18亿元,不敌蔚小理一年的研发投入,朱江明向我们作出的解释是,零跑的研发主要依赖2015年初创团队的软件、技术和研发管理基础,加之研发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全栈自研就像一颗毒药,一不小心就会将企业送上绝路,一旦找到解药,则焕发新生。而这颗解药叫做“规模化”。


坦率地说,这条路不好走,毕竟单一企业的产品销量总是有限的,加上竞争品牌少有会将对家的产品,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所谓规模化的上限是看得见的。


幸运的是,中国汽车的电动化推进速度确实够快,不仅在本土市场收获了订单,还跑向了海外。这不,全球汽车巨头Stellentis看上了零跑,依靠现成的销售渠道。一如既往,朱江明再度选择了一条经济适用型的路线,降低成本,借船出海。当然,他也为此用大华股份的股权作为交换,并让渡了合资公司零跑国际的主导权。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规模化还是出海,丰田真正的强大在于,借助着石油危机大背景下,小排量车的新增需求,手握大量的核心科技、扎扎实实地在目标国建立了整套生产机制,最终才能构建一条完整的出海护城河。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丰田的道路,想得到同样的收益,那几无可能。


无论零跑结局如何,朱江明都能接受,他判断新能源汽车将在三年定胜负,赢了不骄傲,输了也体面。



01  在最激烈的市场

    做最具性价比的车



在“卷王”云集的竞争场上厮杀,总要手握筹码,尤其是想当新一届“卷王”时。


2024年7月,零跑C16上市,凭借15.58万-18.58万元的价格,在市场上掀起一阵热议——不到20万元就能买下一台中大型六座SUV。


实际上,15万-20万元是零跑给自己的价格定位,除了新推出的C16,在售的SUV车型 C10、C11均在这一价格带上。


现有国内整车格局呈现两边好,中间差的特征,即15万以下和40万以上市场格局较好,15万-40万元格局较差,其中15万-20万元和30万-40万元为竞争市场。国金证券研究所判断,目前主机厂集中度还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将陆续出清,这对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提出了较强降本能力的要求。


整车竞争格局呈现“微笑曲线”(2024 年 5 月)

图源:乘联会


朱江明同样认为,由于格局没有确定,价格战不得不打。他也判断,新能源格局将用三年时间确定,纯燃油车未来会减少到10%以内,大家都要去抢占自己的位置。


在最激烈的价格带上,朱江明想做最有性价比的车,靠什么?


零跑汽车LEAP平台自2019年发布后,已经更迭至LEAP 3.0版本,可覆盖A0-C级车型,零跑现有车型均出自这一平台,目前LEAP平台通用化率达88%。


图源:IC


生产平台化在车企中并不陌生,燃油车时代有大众、丰田,电车时代有比亚迪、蔚小理。相比之下,零跑平台复用落地较晚,但未来将免去一大块新架构开发成本和时间。


“你们可能没有注意,C16和C10 两款车的车灯、仪表盘、前排座椅、底盘件等部分都完全一致。”朱江明向我们透露



图源:IC


用曹力的话来说,零跑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C16的配置不低,一台面向家庭的中大型6座SUV,配备高通骁龙8295芯片、800V高压快充平台、L2级智驾等。但成本也省在了更为精细的地方,比如C16后排屏幕需要手动打开,相比电动节省了两倍成本。

 

由于C16瞄准家庭群体,有大彩电和大沙发,加之外观也形似理想,一上市就被打上“理想平替”的标签。曹力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大家处在不同的价格市场,能平替也是好事。

 

“我打一个比方,一些买惯了杰尼亚、香奈儿的用户,偶尔也会买买优衣库,C16也是同理,当他用了后觉得没什么两样,这时候他就是零跑的忠实粉丝了。”朱江明说。



02    “精准化”全栈自研



不仅平台自研,零跑从成立起就坚持全栈自研,目前整车自研自造率可达70%,这是零跑控制成本的底牌,通过简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保持生产质量稳定性,从而降低终端产品售价。


图源:零跑汽车官网


事实上,目前喊出“全栈自研”口号的车企也并非想真正100%全栈,毕竟生产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事,什么都自己做了,成本必定压不下来。


据了解,零跑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及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及生产制造。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采用自研及外包生产的模式外,其余整车软硬件皆为自研自产。


问题也来了,一个车灯有必要自研吗?核心电芯、智驾芯片为什么又不自研?零跑的逻辑是轻资产自研,还是那句话,想花最少的钱办最有性价比的事。


“电芯属于重资产生意,我们会尽量避免大的资产投入。比亚迪建了很多产能,万一销量跟不上,设备就要空转,这是很大的风险。”朱江明说,内饰里最值钱的门板、仪表板以合资厂供应为主,车灯按BOM成本来算属于大件,需要自主掌控。


同样备受质疑的还有与全栈自研难以匹配的研发费用。据公司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零跑研发费用共计47.18亿元,甚至不敌蔚小理一年的研发投入。



对于较低的研发费用,朱江明向我们回应称,零跑的研发主要依赖2015年初创团队的软件、技术和研发管理基础,加之研发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给公司省下不少投入。


据了解,零跑在初创阶段就成立了动力系统、智能网联、电子电气架构、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等团队。但是,如果初创团队足够成熟,引进人才的费用是否与之匹配?另外,初创团队建立时间在2015年,近10年中国车市天翻地覆,仅靠前期积累是否能维持较低的研发投入?这些问题都还在等待更深入地回答。


自研自产是长期主义,意味着短期效益低,长期得拼规模。


据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零跑汽车营收虽快速增长,但多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1.09亿元。进入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13亿元。



当高平台复用率叠加高自产自研率,要想实现盈利,后期还得靠走量。正如2023年,零跑销量达14.4万辆,同比增长29.7%,在新车销量的带动下,当年毛利率首次回正,营收同比增长35.2%,净利润缩窄9亿元。


03   出海,实现规模化的蓝海



很明显,零跑给自己铺的这条路,需要极大的规模效应来支撑。国内市场内卷严重,国外却是一片宽广天地。


目前,海外市场电车供给不足,存在巨大空间。据Marklines数据显示,海外传统主机厂新能源车全球销量与自主品牌相比仍偏低。2023年,大众、通用、Stellantis、宝马和现代-起亚电动车销量排名较高,中国自主品牌中,比亚迪断层领先,随后有吉利、长城和上汽。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