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秦L> 秦L续航> 摘要详情

比亚迪的秦L也是火出了圈2000+km的续航里程令人瞠目结舌

比亚迪的秦L也是火出了圈2000+km的续航里程令人瞠目结舌

摘要来自:《比亚迪如何做到2.9L的油耗?浅谈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比亚迪如何做到2.9L的油耗?浅谈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片段:

比亚迪的秦L也是火出了圈,2000+km的续航里程令人瞠目结舌,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的五代DM技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

混动产品量产已经有30余个年头,各大车企在混动的路上探索已久,各种混动路线及技术百花齐放,而在近几年混动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其实销量最大的莫过于比亚迪的DM技术。目前DM技术也已经经历了20余载的更新迭代,市场渗透率也达夸张的50%,也就是说每两台混动车型就有一台是比亚迪的DM技术。

从本质上而言,技术的进步追求的是更好能耗利用率,而化石能源到电能源的转化,实质上是一场能量效率的革命,过去的传统燃油车从汽油到行驶,平均热效率仅有25%左右,如今使用发动机发电至动力传递输出则有40%以上的效率,归根结底,就是发动机在发电前提下,热效率可以长期保持最佳工况,而且变速箱的传递效率普遍很低,而电机的转化率普遍在97%左右,差距明显。

还是以第五代DM为例,长期保持在理想工况内,比亚迪的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热效率可以突破46.06%,为了实现这样的热效率,发动机采用了超高压缩比设计,1:16的设计配合着高滚流气道、高能点火,减少点火延迟、智能电喷系统、催前取气EGR、智能分体冷却技术以及智能可变润滑系统等等技术,稳定的效率环境以及超高的能量转化,都使其处于最高效的能量区间,使得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EHS电混系统,还是由于之前的工况效率和能量密度带来的提升,能量路径的效率也在大幅度提升,核心在于减少摩擦耗损,“球+柱”轴承、高效离合器、双泵耦合、低粘度润滑油、电机分段磁钢工艺创新以及增加电机爆发力的超薄硅钢片,其核心就在于减少不必要的耗损,从而使得整体综合工况效率由87.6%提升至92%。

除此之外,还在热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包括刀片电池的二代制冷技术、二代脉冲自加热以及前舱座舱的热管理系统。二代电池制冷采用的主动与被动的均温技术,主动式采用了智能控制的电池换热能,被动式采用了交叉流道设计,这样不但可以减小内部温差,更是进一步控制了整个电池的均温性。而脉动自加热则采用了复用电动/BDC,升温非常迅速,且得益于压缩机效率得提高,这是对续航实打实得提升。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