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E07近日亮相,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其独特的设计,还有其搭载的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款系统配备了多达30个智驾传感器,包括2个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可谓武装到了牙齿。这些传感器为车辆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得长安启源E07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驾驶环境。
针对长安启源E07并未选择搭载华为ADS智驾方案,而是坚持使用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E车汇”分析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成本考虑,长安与华为的合作基于HI模式,华为只是长安部分车型的深度合作供应商。
这种合作关系让长安汽车对产品拥有更强的控制权,同时也能更好地节省成本。此次长安启源E07搭载自研智驾方案无疑可以为长安汽车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实际上长安启源E07大胆采用自研智驾方案无疑也展示了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心。
长安启源E07敢于首搭自研高阶智驾方案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长安汽车对于自身长期自研结果的认可和自信。长安汽车在智能化研发领域一直走在自主品牌的前列,堪称“第一梯队”的佼佼者。
自2010年起,该公司便深耕智能化技术,历经14年的积累与沉淀,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国四地”的智能化研发布局。期间,长安汽车成功孵化了五大创新复合型主体,并构建了包括体验设计、系统设计、软件集成、算法及数据闭环等九大核心能力,从而实现了智能驾驶全栈可控。此次将这套自研高阶智驾方案首次搭载在长安启源E07上也是想向外界展示其鲜为人知的智驾技术实力。
长安布局自研智驾超十年
实际上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道路上已经度过了十几个年头并且已取得“十六个”重大成果。每一项都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长安汽车通过TJP的准入试点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当前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对于汽车智能化发展,长安汽车可以说做到了未雨绸缪。
迄今为止,长安汽车已熟练掌握驾驶、座舱及智驾三大领域的200余项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30项技术的国内首发。公司正全面推进智能化进程,以此助推“电智化”的转型,此次自研高阶智驾方案首次上车也预示着长安汽车智能化转型步入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