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2024年以来累计零售1155.6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84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7%;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87.8万辆,同比增长36.9%。2024年1月-7月,新能源汽车零售共计498.8万辆,同比增长33.7%。这意味着,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51.1%,较去年同期36.1%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实现首次月度突破50%。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跃过50%大关并不是昙花一现,早就有迹可循。从4月上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短暂达到50%,月度渗透率随着年份和月份稳步上升,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保持在40%以上,到7月超越50%这一门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直接导致了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合资燃油车品牌,无论是德系、日系还是美系韩系法系,市场份额下跌趋势明显,保值率也出现下降。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日益青睐,也预示着纯燃油车时代正逐步走向黄昏。
汽车产业变革: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与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看7月份厂商销量排行榜,前十名榜单中,中国品牌出现了5个,以往传统合资占据前列的传统已经不再。
这个榜单中,比亚迪的成绩非常亮眼,行业领头羊,其贡献显著。今年5月开始,比亚迪推出了第五代DM技术,覆盖了从轿车到SUV的广泛车型,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接受度,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4.1万辆,零售31.2万辆,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份额,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我们再看具体的新能源销量排行,榜单的前20名只有四家外资合资品牌,除了特斯拉保持竞争力之外,五菱虽然属于合资,但产品几乎等效于自主品牌,而大众和宝马依靠的是以价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