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比亚迪也不忘在汽车安全科技方面力求完善,除了设有自家的碰撞安全实验室之外,也开发了例如刀片电池、高强度 CTB 电池底盘一体化、高效热管理集成模块、DiPilot 智能辅助驾驶 …… 等技术,确保车辆的主、被动安全性与电池、电气系统安全性。这不 …… 最新消息,外销到欧洲的 SEAL U DM-i(宋 PLUS DM-i)车型,已获得 EURO NCAP 五星安全认证!
安全,肯定是消费者买车时最重视的,比亚迪也用安全证明了自家产品价格亲民,但安全不打折。
降本增效,整合资源
第二个问题的解答,则在于比亚迪愿意积极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体系,实现垂直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甚至还能同步适应海外市场需求。这样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更加灵活、协调、合理、高效,使得成本控制更加精确,自然就算车价一降再降,企业也不怕利润被掏空。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锂电池上游材料成本降低,比亚迪迎来一波 " 降本增效 " 利好。于是比亚迪立马灵活调整生产体系与成本控制,并将利好快速反应在新车价格降低中,让消费者直接受益。
这是一个从成本控制,到生产效率,到市场销售,再到消费者关系的良性循环圈,最终反馈的成果,你从比亚迪如今的市场地位与产品销量,便知分晓!
此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比亚迪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比亚迪其实最早是做电池的,打从 1995 年诞生伊始就持续制造与研发电池至今,所以在新能源车整车成本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这块,比亚迪可以做到自产自销(甚至还有余力供给其它车厂)、严控原料价格周期与成本波幅,进而确保稳定的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