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智己LS6> 智己LS6售价> 摘要详情

智己LS6补贴后起售价22.99万元

智己LS6补贴后起售价22.99万元

摘要来自:《车价将普遍再降3万,2024中国车市,价格低点出现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车价将普遍再降3万,2024中国车市,价格低点出现了?》的片段:

汽车行业里戏称,很多品牌,国庆期间就完成了原定的全年销量任务。而除了上述的7家企业之外,搞清楚情况,把价格一步到位的车企还包括,吉利淦家阅在星愿上市发布会上直接喊出10万元内无对手之后的无人反驳,6.98万元的限时起售价,吉利用1款A0级小车对比亚迪海豚、海鸥一打二。

小鹏P7+的全球首发活动上,虽然何小鹏身后的背板都在说,30万元内最XX轿跑之类的slogan,但任谁都知道,这车起步价卖18万元以上就很尴尬。

即会让自家的小鹏G6哑火,也因为16.58万元起售的2025款比亚迪汉预计在10月就能月销破3万,显示着市场对这个级别新能源轿车大概的认知和态度都已经确定,16-17万元起售,才是够良心。

总之,已经不止是一辆车的上市价格在释放信号,而是所有爆款都在释放信号,在寻找2024年的车价低点,以便更好的实现销量转化。

从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中国车企集体狙击Model Y身上。

特斯拉Model Y的主销版本价格24.99万元,不直接进行优惠,如今,推动的是最低首付7.99万元的免息政策。

乐道L60,不谈Baas模式,起售价20.69万元,下探4.3万元;

极氪7X,起售价22.99万元,下探2万元;

阿维塔07,带有激光雷达的版本,花1万元选装满血华为ADS3.0乾崑智驾后,起售价24.99万元,和没有FSD的特斯拉持平;

智己LS6,叠加上市降2万元的权益之后,起售价21.99万元,下探3万元。

所以考虑到ADS3.0乾崑智驾在鸿蒙智行板块的优惠后售卖价格是3万元之后,均取得了高销量的新一轮Model Y挑战者们,普遍把原本的中型新能源智能SUV价格拉低了2-4万元。

小型车市场的案例也是同理,原本,两厢纯电动小车的定价话语权只握在比亚迪和上汽大众手中。4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版本,实际入门车价是比亚迪海豚的9.98万元,而ID.3的入门版在12万元。但吉利星愿的出现,一下把这个价位进一步拉到了8.28万元,下探近2万元。而如果用ID.3进行计算,就是下探超过3万元。

实际上,除了新车之外,再看看目前车市里排在销量前列的车型,也同样是在改款换代的同时,把价格进行下调。于是,新的市场认知如下:

中型车市场,帕萨特Pro在9月初上市,把380TSI高功率版本用限时一口价拉到了15.99万元入门,而在1年前,这一配置和动力的车型优惠后裸车价格还在19万元左右。最新的月销量数据是,单月超2.5万辆。

凯美瑞也一样,混动版在新车上市时就较上一代下探了3万元,为17.98万元。MPV市场更是如此,不论是赛那主动降到30万元以内,再包括别克GL8从此前的25万元入门,现在直冲20万元出头。

当然,这之中还包括上半年把价格体系全面撕裂的比亚迪,靠着第五代DM的出手,7.98万元的秦PLUS、9.98万元的秦L和海豹06 DM-i,把之前13-15万元的中型轿车入门价格,又往下拽了3万元。

而且,车价低点还将是一场无差别的下行,不止是关于你我眼前看到的大量主打普通家庭的代步车和豪华车,更关于高高在上的豪华和超豪华车。

继续下探3万元,还不够低?

越贵的车,会比之前降的更多,会远高于民用大众领域下调3万元的大体节奏。这与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征税,中国对环保要求的转变,以及其他的反制相关。就在近期,商务部表态,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国内对于“大排量车”的定义比较明确,即排量大于2.5L的燃油车。而在进口车缴纳税费中,与排量挂钩的消费税是,2.0L-2.5L(含)税率9%,2.5L-3.0L(含)税率12%,3.0L-4.0L(含)25%,4.0L以上的,税率40%。所以,早在前几年很多网友就搞明白了一个道理,几百万的跑车、超豪华轿车、SUV们,往往是一辆车的购买成本里,有半辆是税。

保时捷的销量不断下滑,前三季度中国车市下滑29%,另外奔驰宝马等企业,其实也都是在进行相关的储备,几年间不断的进行排量小型化。典型的案例很多,最新的案例是全新奔驰G500的核心变化是发动机从4.0T V8更新到了3.0T直列六缸配合48V的系统。

反观不好卖,反观问界M9和理想L9在40万元以上的销量数字不断挤压传统豪华品牌的份额,一旦大排量加税的政策落地,眼前很多车型在终端降价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节奏,显然不得不继续加码。

这种加码的幅度,超过3万元下探的业内现有节奏,只是时间问题。

“再下探3万元真的不是低点,超过30万元的车,还能继续往下探”,这个结论,既是前线销售顾问的想法,也是不少车企高管在新车上市后的沟通会上,被问及定价逻辑时,也比较高频会给出的话术。

以余承东为例,半年左右的时间,他在发布会上的表述就从广义变成了狭义,让人对当今市场的价格下探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2024年4月23日,北京车展之前,余承东公开撰文表示,售价低于30万的华为高阶智驾其实都是亏本销售。8月26日,余承东在问界M7 Pro的发布会上说,最低配卖一辆亏接近3万元,9月24日的智界R7发布会上,余承东在收场时说,智界R7每辆车亏着3万元卖,想让更多人体验到高品质,最后再用规模化完成盈利。

普遍降3万元,其实并不是拍脑门子做的决定。这与对前几年与标杆车型竞争时的失利,关系颇深。同样以特斯拉为例,几年前中国车企与其的竞争策略是,在相同尺寸下保持基本相同,或者低于10%左右的定价,配置上进行明显提升。

如,早期竞争Model 3时,其定价在2022年之前都在26万元以上,让App瘫痪10分钟的蔚来ET5发布时,补贴后25.8万元起,虽然肉眼看上去只比特斯拉略低。但实际的定价策略是用四驱打特斯拉的两驱,价格下探比例10%。

小鹏P7的逻辑也是相同的,2020年4月上市时,补贴后起售价22.99万元,而在彼时Model 3刚刚国产,起售价从35.58万元起一路俯冲到26万元左右。于是,小鹏用超过10%的价格差快速建立认知,2021年全能销量超过6万辆,但随着Model 3继续下探到25万元出头起步,小鹏P7的订单开始快速被抢走。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