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疑惑,明明一个按键就能搞定,为什么现在的车企,都要取消实体按键,把功能集成在屏幕里?甚至连最近欧洲的ENCAP,也在为2026年新的汽车安全测试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规定指示灯、双跳灯等功能最好由实体按键控制,不然汽车的安全评级可能会受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也觉得,把所有功能控制全部集成在车机大屏里,是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很多车企而言,尽可能的减少车内实体按键却是一个大趋势,搞得好像“实体按键越多就越落后”一样。
实际上,除了想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和极简的内饰外,其实车企还有一些别的心思,就比如成本问题。可能有人会想,这车子里面多几个小按钮能多多少钱?其实还真不便宜,主要的成本都集中在了开模费用上。便宜的模具,可能几万块就能搞定,但是车企想要追求一些品质,那可能一套模具几十万都挡不住。
因为车内按键的用料、工艺、设计费、生产量和供应商都会影响生产成本,加上一台车里的实体按键,少说就有四五种造型,还要结合中控布局、供电和线路问题进行优化升级,这些都是明晃晃的费用摆在那里。
现在好了,车企要是把按键都集成在屏幕里,所有车型都是一套极简风格的内饰,是不是生产成本就能降低很多?并且,除了研发生产要花钱,车内的实体按键还需要经过各种严格的测试,来保证使用寿命。就比如,对于一键启动按钮的要求,寿命需要达到十五万次以上,而进行这类测试,通常会让机器人重复按下按钮这个动作,每次用时10秒,总计大约需要28至139个小时。测试后,检查按键外观有没有损伤,有没有失灵、漏电等现象。而这些测试的成本都是由车企承担,最终都会变成车辆的生产成本,当然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