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另外一大重要变化,就是将改款前的传统足踏式机械手刹车取消,改为搭载 EPB 电子驻车刹车、以及 Auto Hold 自动定车刹车系统。驾驶辅助部分维持既往的 TSS 2.0 系统、而非美规的 TSS 3.0,但是也因应电子手刹车的导入、同步追加了 ACC Stop&Go 功能。
编辑
相较于改款前跟车至停 1 秒后、驾驶就需自行踩住刹车;小改款后全速域 ACC 跟车至静止 3 秒内、车辆可完全停住并在前车驶离后自动跟上,超过 3 秒后车辆仍会静止、前车驶离时也仅需按下 RES 键或轻踩油门恢复跟车,让相关功能更为完整。其全速域 ACC 作动速域为 0~180 公里、可设定车速为 30~180 公里,LTA 车道置中系统也可在开启 ACC 后随前述速域作动,但 TSS 2.0 的 LTA 车道置中能力较不出色、较 TSS 3.0 车道能力逊色不少,使用上仍需多加留意。而除了入门汽油豪华与油电豪华外皆标配画质清晰的 PVM 环景,在此次试驾的油电旗舰、还有油电 GR Sport 专属选配套件车型,则另外首度追加了 RCTA 后方车侧警示系统,其可于倒车时警示驾驶来自后侧死角的车辆。
编辑
车室细节布局部分,新车除强调改采真实缝线、提升细节质感外,也同样在黑内饰、红内饰两种内饰色选择当中,同步在前座椅与后座椅新增咖啡色类麂皮材质。黑内饰版本将门板扶手、中央扶手更换为咖啡色材质;红内饰版本则将仪表台与门板从过去的红色、改为黑色材质,但门板扶手、中央扶手相对则升级为红色材质。此举确实让卡罗拉锐放的车室质感更为上乘。
空间表现则维持既往,卡罗拉锐放后车厢享有 487 公升置物空间,搭配 6/4 分离椅背倾倒设计,整体载物空间上相比同级中小型 SUV 车款更大、是其优势之一;后座乘坐设计上,其标配二段式倾角可调式座椅及后座空调出风口等配备,加上笔者 178 公分乘坐于后座的膝部空间为 2 拳、头部空间为 1 拳半,算是具有一定水平。不过车内顶篷为黑色、加上未提供全景天窗选项让视觉稍有压迫,而改款后油电旗舰等车型相较以往取消电动尾门之脚踢感应功能,另外车内室内灯未能像 Yaris Cross 改为 LED 灯源亦稍嫌可惜。
EPB 与锂电池组加入,动力与驾驭体验更胜以往
此次小改款在 1.8 升油电车型部分,其引擎本体依旧维持 2ZR-FXE 的 1.8 升直列 4 缸自然进气引擎,但主要取消过去的镍氢电池、首度导入新世代锂电池组,强调锂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的特性,可实现小型化与轻量化、整体电池重量较旧款减轻 14 公斤,车重依车型减轻 15 至 25 公斤,在原厂定义中仍属于第 4 代 THS 油电系统、而非最新世代的第 5 代 THS 油电。
其引擎本体输出维持 98 匹、14.5 公斤米,综效马力维持 122 匹,提供 EV Mode 纯电模式,以及 Normal、Eco、Power 共 3 种行车模式可切换。
实际将小改款卡罗拉锐放油电旗舰开起来后,可发现在换搭锂电池组下,即便油电综效动力数据并没有提升,但整体电能介入的节奏更为迅速,加上电池组更为轻量化的设定,在低速行车时开起来更有轻快的感受。尤其在将动力切换为 Power 模式下,笔者认为小改款卡罗拉锐放油电在中低速走走停停获得电能的辅助,代步使用皆相当容易且顺畅,油门踩踏上比起 1.8 升汽油车型的低速动力反应更为「跟脚」。而且刹车时动能回充的介入也顺畅不少,少了过去镍氢电池版本较为突兀、刹车节奏较不线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