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五菱星光> 五菱星光配置> 摘要详情

五菱星光以及配置最高的顶配

五菱星光以及配置最高的顶配

摘要来自:《五菱星光S深度试驾:大空间是亮点,外观内饰够精致》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五菱星光S深度试驾:大空间是亮点,外观内饰够精致》的片段:

十万级别的星光S也提供了电动尾门的配置,还支持展开角度记忆调节,以前别说十几万的车,25万元以上的丰田汉兰达也不一定有。

图片

要问电动尾门有什么实际意义,朋友也会说,手动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举手之劳”,但就像电吸门和电动门一样,电动开合代替人手操作,不用每次确认尾门有没有关紧,也不用因为巨大的关门动静吓到其他人。一点又一点看似“没必要”的场景,拼凑成了一项实用性配置。

看完外观,他走向了星光S的后排,同时还不忘说一句:传统机械门把手真的好用。

图片

以往的紧凑SUV车型,是明面上的“紧凑”,配置、质感一般,空间也要抠抠搜搜。不得不感叹吉利星越L以一车之力把“紧凑型SUV”卷到中型车级别,后来的许多国产新能源车,表面上写“A级”,实际上轴距和尺寸都往大了做。



2800mm轴距的五菱星光S在满足前排乘坐体验之余,还有巨大的余量留给后排,两个身高1.8米的人坐进去,基本没有受到前排座椅和车顶的限制,换作是身高更矮一点的人,他们有更充裕的舒展空间,适合长时间乘坐。顺带一提,星光S的后排座垫用料不错,材料填充饱满,乘坐感受偏软,明显的舒适取向。

图片

相比于轿车版本,星光S的内饰做了很多改进。前者的部分零部件和星光的设计风格其实不太搭,个人推测是出于省成本,直接套用了现有车型的零件,结果就是观感上有些割裂,好比一副年轻的车体装了一个年迈的方向盘。

星光S则要好很多,中控设计风格更统一,符合年轻家用群体的调性,能够看出作为后发车型,厂商有更多打磨的时间,让设计变得更加合理,还活用了类木纹的饰板点缀,好看是肯定的。店里的展示车是黑色的内饰,黑色经久耐用,而且足够沉稳,适合实用派群体。

图片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星光轿车的空调操作按钮,和星光S的是同款,这一套组件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中也有展示,个人认为算是合理的零件复用,而且按键的反馈手感似乎还更好了。

图片

比较可惜的一点是,五菱星光S不支持无线充电,官方在手机架下方开了一个让充电线通过的小孔,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只是权宜之计,美观度肯定无法照顾。话又说回来,朋友的两台手机都不支持无线充电,这样的妥协对他来讲不是问题。

图片

顶配版本最多提供9个扬声器,听感比较单薄,声音的层次很模糊,属于“听个响”的级别,如果有需要,还需要到汽配城后期改装才行。

新升级的Ling OS车机系统,用起来有一种“新势力”的既视感,界面设计简约清爽,功能分布很明确,交互起来没有什么压力。我的朋友本身长期开燃油车,还不习惯中控大屏这样的设定,他希望车机不要太复杂,满足最基本的导航、听歌、看视频、车控就可以。

图片

用着用着,我们都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相比定位更加高端的智能车型,车机的视觉效果就比较简单,基本没有过渡动画,操作的时候还会伴随偶尔的小卡顿和反应慢,地图界面滑动的效果也一般,但总体来说,星光S搭载的Ling OS车机体验还算不错,朋友表示这样的表现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紧凑级车型普遍都会存在这一类问题,毕竟成本空间摆在那,必然存在取舍。智能化在这个价位段中并非刚需,实在重视智能化表现的,也会有小鹏MONA M03这样的选择,总之五菱星光S给我们的感觉还是在一辆常规家用SUV上做到极致的务实,但即便如此,这款车呈现的效果,已经超出了这个价位的范畴了。

图片

接下来,我们打算把它开起来,通过两个视角去评价五菱星光S的感受。

图片

驾驶轻快无压力,但跟好开没关系

从动力参数看都知道,五菱星光S跟高性能基本不沾边。

这套混合动力由一套1.5L发动机(106马力)和一套电驱系统(204马力)组成。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马力参数不能加起来看,还要看不同工况下的输出情况,简单来说,五菱星光S的动力表现与2.0T燃油车近似。

图片

它还配备了快充接口,对于喜欢纯电行驶的客户应该更有吸引力,充电速度更快,每天下班后都能在附近的充电站充上一会。

图片

而且五菱星光的动力总成位于前舱,全系只有前驱动力,好处是后备箱会拥有更多的储物空间,代价是前驱车的通过性能和稳定性不如四驱,也无法做到后驱和四驱车型更高级的驾乘感受。

但五菱星光S有一点好,就是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没有为了省钱换成扭力梁,保证了硬件下限。

电机的动力响应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更迅速,如果厂商调得不好,车内的乘员容易有晕车感。实际用下来,星光S有针对瞬间的提速做响应缓冲,并不会粗暴地“即踩即有”。加速踏板脚感和转向手感都比较轻,开起来相对轻松,但方向虚位较大。这是目前主流新能源车的取向,目的是驾驶舒适性。不过对于习惯了较重的踏板和方向的朋友表示,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尤其是不能大开大合。

图片

制动系统表现不错,初段较软后段较硬,制动力的反馈也相对线性,重刹带来的制动力显著,也没有刹不住车的感觉,一定程度上能给驾驶员一些信心。

好消息是,星光S的两套动力衔接起来还比较丝滑,没有第二动力突然介入和切换的割裂感,整体加速线性且平缓,踏板踩到底时,发动机的声音会变得明显,并且前排成员还会感觉到些许震动。坐在副驾的朋友表示,星光S的隔音隔震性能不算出色,座舱内噪声存在感比较强,但算是符合这个价位的表现。

结合SUV的高重心和星光S的定位,激烈的驾驶场景基本是被隔绝了,而且它的操控上限很低,侧倾控制也一般,十分不建议日常做大幅度的驾驶动作。

图片

就拿我在后排的乘坐体验来说,当朋友在做一些急变道动作的时候,身体会跟随车身大幅晃动,坐垫的侧向承托缺失,导致有种“凌乱”的乘坐感受。再加上星光S是前驱车型,紧急变道时有更严重的“神龙摆尾”。

切换到运动模式后,星光S的底盘质感并没有变得更紧实,只是加速和制动的响应变得更加及时,但总体来说还远不到“操控优秀”的地步。不过车辆驾驶设置中有许多可以调整的功能选项,细节不少,朋友感觉还不错。

图片

对于只要价不到13万元的新能源SUV,我们对它的驾驶体验其实没有太高的期待,它本身只是一款满足家庭刚需用车场景的产品,首先是要做到“能用”和“经济”,想要达到“好用”甚至是“高级”的层次,除了加钱别无他法。

图片

“高质量性价比”,汽车竞争的新方向?

平心而论,在我和朋友看来,五菱星光S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六边形战士”,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但仍旧是一款超出期待的紧凑型SUV,只要预算到位,且接受五菱品牌和国产新能源,基本可以“闭眼买”。

可能厂商认为,13万元以内这个价位段的主流产品,不应该因为低价而把廉价感摆在消费者的眼前,在有限的成本空间当中,也要把大家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做得足够精致。历经星光PHEV、星光EV两款车型,五菱汽车对星光系列的内饰外观有了更具体的摸索方向,既要合理降低成本,又不能有过分“拼凑”的感觉。

图片

而且五菱的产品普遍注重后期维护的成本,消费者前期投入成本低,后期也不能超出他们的消费能力,否则亲民和性价比无从谈起。

还是那句话,不到15万的价位段能有这样的产品质感,这在几年前合资统治国内市场时,完全不敢想。

不过就在我们对外介绍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消费者会认为五菱品牌格调不高,即便产品力很好,他们还是希望能够买到更响亮的品牌产品。带有品牌偏见其实容易忽略掉一些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在这个讲究“良心”的性价比段位,产品力、调优水准、配置用料更加重要。

图片

就在我们试驾结束,回去门店继续体验星光S的内饰时,那位前来看车的客户坐进了后排。通过交流,这位客户刚刚下定了星光S,就是店内摆放的中低配版本。询问原因后得知,他对车辆的舒适性配置并没有多高的要求,不在意副驾手动调节、手动尾门,他觉得星光S的外表亮丽,机械素质过关,用车成本够低即可,不需要过多考虑什么。

我们猜测,前来购车的客户可能更加倾向价格更低的中低配,以及配置最高的顶配,性价比的关键还是在于用有限的成本做出一款解决消费者痛点的产品,却又不会暴露太多短板。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