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巴黎车展,奔驰推出F 200 Imagination概念车,已经配备全主动悬架、动态操控控制系统、语音识别、大横屏、蝴蝶门、全景天窗等。并且,取消了传统的方向盘和踏板!
之后几年,主动悬架、语音识别等技术,就用到了下一代量产车上。
2010年,新概念车F 400 Carving也应用了线控转向技术。展示的新技术包括电子伺服制动和转向系统、电控主动液压减振器、氙气大灯和光纤照明系统、碳纤维车身和陶瓷制动元件等。
这些专业词汇现在被津津乐道,在那个时代只有专业汽车编辑才懂。自然无法引发C端的狂欢。但从前的故事就在那里。
当一众品牌还在「流量」大战时,梅赛德斯-奔驰科技创新日在2024广州车展前夕如期举行。
新品牌喜欢讲故事,正如段建军所言,奔驰从来不缺故事。新老故事,每个都可以浓墨重彩。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段建军
这些故事也都围绕一个主题:“在如此内卷的汽车行业,奔驰何以「奔驰」?”
答:“惟有奔驰。”
第一个奔驰是名词,第二个是形容词,第三个是动词。能这么造句的只有奔驰。
同样是端到端,同样是800v电气架构,同样是8295芯片,同样的线控底盘。奔驰要回答,豪华还能是什么?
真豪华,费尽心机,于无声处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大风确实可以把钱刮走!”
段建军出语诙谐,说的是奔驰的风洞实验室。
这里可以刮17级台风。要知道,我国目前用于汽车制造的各式风洞总共有10个左右,而奔驰在全球自有的多功能风洞有3个。
车辆在暴雨中如何平稳行驶?取决于空气如何绕过后视镜,雨水如何滑过车窗,甚至轮毂中的湍流如何消散。
大风把钱刮走了,但是没有留下可以堆料比拼的物证。在看不见的地方花钱,就是豪华。
显然,这种豪华,与去年立项,今年亮相,明年上市的新品牌,不可同日而语。这么短时间,豪华品牌确实做不出来一台具有豪华品质的车,连安全测试都不够。
每款奔驰电动车上市前,都要完成约500万公里的整车测试,相当于绕地球行驶125圈。所有新车上市还需经历全球耐久测试,测试地点从北极圈到赤道,至少经历2个夏天和1个冬天。
哪怕是智能化时代,安全依然是奔驰式豪华的底色。豪华的安全,是极致把控细节。
慢工出细活的故事,可能不够刺激。但奔驰70多年领跑安全的故事,也有够刺激的:
“坐跳楼机”,让车辆以各种角度进行自由落体,A柱直接着地;“玩大摆锤”,成吨的冲击力撞击轮毂。
就在去年,奔驰完成了史上首次由车企举办的电动汽车对撞测试,EQS纯电SUV对撞EQA纯电SUV。在2024梅赛德斯-奔驰科技创新日上,碰撞完的实车也首次亮相。
测试时,体型悬殊的两车以112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进行50%正向偏置对撞。
碰撞后,两车关键的高压电池均完好无损,车门可正常打开,车内乘员舱完好。EQS纯电SUV座舱内的MBUX超联屏也保持完整,没有碎裂。
此处有细节:车内安全气囊并非全部爆开,只有对乘客有保护作用的气囊才会展开。因为奔驰保留了一些备用的安全气囊,在可能出现的二次碰撞中保护乘客安全。
今年,奔驰又全球首创将X射线技术应用于碰撞测试。每秒1000张的X光图像,让技术团队得以精确记录车辆内部形变,捕捉曾经无法获取的安全信息。
此外,每一款奔驰车型上市前都要经历15万次仿真模拟碰撞,将100毫秒的碰撞过程拆解成20万个片段进行分析,以确保足够安全。
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奔驰率先将有限元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应用于车辆仿真模拟碰撞测试,开创了行业先河。
奔驰的豪华,也在于优雅的能力。
在这个焦虑的电动时代,优雅是不攀比也不露怯的品质自信,是原创设计做自己,是细节处打磨妥帖。
优雅在于细节,比如,为什么奔驰的座椅按键放在门板上?
首先,不必低头去缝隙找按键,一眼可见。其次,奔驰的椅子宽大。再者,机械手表和真皮座椅,可以减少没必要的摩擦。
所谓原创设计,就是不要致敬别人,而是致敬自己。
继承VISION EQXX概念车的设计哲学,但又与时俱进,全新CLA的外观设计会更加注重低风阻的能效之实与优雅流线之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