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由复杂的机电结构和控制软件共同组成。宾利的终极目的,是把看似相互对立的轻便驾驶、舒适行车和稳健操控捏合成一个坚固的整体。驾驶体验告诉我,结果可谓大获成功。我尤其赞叹于和硕大车身形成强烈反差的驾驶便捷性——这应该也是每一位关注这台车的客户会关心的细节吧?对此,我可以向各位打包票——任何一位在市区街道驾驶过小型私家车的人,都能在这台轴距长达3175mm的超豪华SUV上找到几分类似的灵便体验。
电子全轮转向系统是关键。以车速60km/h为界,高速行驶时,系统会细微调整后轮与前轮同向偏转,以提升变道超车时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低速状态——通过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向,添越长轴距Mulliner版的转弯直径反而比此前的添越车型还要小7%,只有11.8米。作为对比,我第一想到的车型是MINI JCW COUNTRYMAN,转弯直径要11.2米。开着添越长轴距版在北京二环内的狭窄道路和拥挤的停车场里穿行一点都不困难。要注意的反而是接近2米的车宽(1998mm)和地面带有限位横杆的车位,后者会让车头探出车位好远。
同等重要的还有宾利动态驾驶系统——这主要是指48V主动式防侧倾控制系统——和三气室空气弹簧。它们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以及带有托森式中央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一起,很好的控制了车身的侧倾和俯仰。可想而知的是车辆在各种路面上极佳的舒适表现,毕竟要让这种体重超大的豪华SUV开起来四平八稳并不算是件难事,但让这种庞然大物在运动模式下能给出真正的运动驾驶体验可就并非易事了。
不过呢?不过——我开着这台添越长轴距Mulliner版在北京西郊狭窄的盘山公路上来回跑了几十公里,这头巨兽在接连的转弯、回头弯以及起伏的路面上穿行,沉稳的姿态和完全符合预期的车头动向不仅不会让人感到畏手畏脚,反而会为人带来一丝兴奋。48V主动式防侧倾控制系统其实就是一套通过48V电机改变前后防倾杆刚度,从而主动控制车身侧倾幅度的系统。所以即便快速转弯,高大的车身也可以始终保持稳定。
论及舒适性,车身和底盘这些机械部分依然是基础。除了最基本的静谧性控制,宾利还会通过评估车身的振动频率和振幅来验证出行体验是否令人愉悦。对于宾利添越长轴距版来说,当在平滑路面上用正常车速行驶,车身振动频次处于5至20赫兹范围内时,车辆的振幅比同级车型低了27%。或许,这就是纯工程视角下,宾利用以提升舒适静谧感的诀窍。
接下来的话题就需要调动各位的感性神经了。因为尽管这台车上所有的机械部分都闪耀着汽车工业的智慧光芒,但对每一位选择“Mulliner”的客户来说,如何让超豪华晋升为奢雅,如何突出品味与自我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拿到这台添越长轴距Mulliner版的同时,我还得到了一份有关车辆定制配色的表单。表单上详细记载了这台“Mulliner”是如何变得独一无二的。雅致的车身配色来自苍翠绿与砂岩白色的组合。Mulliner版的特色还包括带有自正式轮毂盖的专属造型22英寸轮毂、“双菱形”镀铬前格栅与下格栅、带有“Mulliner”字样的翼子板进气口,以及采用哑光银与车身主色——苍翠绿——搭配的双色外后视镜。实际上,你还可以为外观选配“Mulliner炫黑套件”,这会让除宾利徽标之外的所有镀铬饰件、外后视镜及轮毂都变成深邃的暗黑色。不过,为这台添越长轴距Mulliner版定制配色的那位绅士绝对堪称审美在线,他选择保留的镀铬外饰包显然与当下的漆色更配。
关于座舱,和宾利各车系旗舰车型的Mulliner版一样,你可以从Mulliner团队精心设计的8种主题配色中任选其一。它们都是三拼色方案,三种颜色分别运用于主皮革、辅皮革和对比色区域。当然,你也可以任选三种颜色定制出独属于自己的座舱风格。这意味着内饰配色的撞衫几率会降到近1/4000。
这台添越长轴距Mulliner版的座舱选择了由亚麻白色作为包覆座椅的主皮革色调、墨绿色作为包覆座舱的辅助色调,并用驼绒金色作为前舱拼接皮革和座椅刺绣徽标缝线颜色的“tuscan”主题配色。在副驾驶一侧,出自宾利汽车木工车间的贵族黑镜面抛光饰板上镶嵌着银色的“Mulliner”字样和添越的车身轮廓图案。类似的一些Mulliner版专属细节还存在于中控台上的时钟和数字仪表盘的外观设计上。车内随处可见各种银亮的金属饰件,在座椅和门板的柔软皮革上还附有精致细腻的菱形绗缝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