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奔驰来说,中国速度是其在智能化上快速追赶的重要抓手。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欧立甫表示,要以中国速度,领全球风潮。
和奥迪寻找中国车企合作不同,奔驰更喜欢靠自己。
过去5年,奔驰在华研发投入总计达105亿元,位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研发中心形成了在华创新“双引擎”,本土研发团队汇聚了2000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专家人数是3年前的两倍。尤其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为全球市场带来中国研发的新势能。
例如,由中国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后排娱乐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中国团队主导的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仅用了12个月就落地了。
这些都是中国速度的体现。谁不想更快一些把新功能带给用户呢?
但是,奔驰依然有它所希望坚持的标准。让智能驾驶更有“奔驰范儿”,更重要的是,要以奔驰标准打造智驾安全,并以智驾安全助力2050年前实现“零致命性交痛事故”愿景。
同时,奔驰还展示了,史上首次由汽车厂商举办的电动车公开对撞测试的两辆“伤痕累累”的“亲历”车型。奔驰每款新车上市前都要经历15,000+次仿真模拟碰撞,以及超过150次的实车碰撞,同时覆盖约40种不同负载情况。
这就是奔驰标准。
中国速度、奔驰标准,打造的数字豪华,这就是奔驰可以继续奔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