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清楚,在卷向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会拖死一批友商。
基于维持稳定的智能驾驶研发投入,在2024重庆汽车论坛现场过半企业都在主动被动地站队卷与不卷的时候,李想可以跳出舆论场,讲一个「系统一」和「系统二」的故事。
系统1,即端到端模型,是一种直觉式、快速反应的机制,它直接从传感器输入(如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数据)映射到行驶轨迹输出,无需中间过程,是One Model一体化的模型。
这种设计确保了信息的高效传递、推理的高效计算以及模型的快速迭代能力。
系统1端到端模型的输入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通过为英伟达Orin-X专门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主干网络提取和融合多传感器的特征,并投影到BEV空间。
为提升模型的表征能力,理想专门设计了记忆模块,不仅有时间维度的记忆,还有空间维度的记忆。除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理想还在模型的输入中加入了车辆状态信息和导航信息。最终经过Transformer的编码后,与BEV特征共同解码出动态障碍物、道路结构、通用碍物,并规划出行车轨迹。
系统2,则是由一个22亿参数的视觉语言大模型(VLM)实现,它的输出给到系统1综合形成最终的驾驶决策。
理想方面表示,VLM整体的算法架构由一个统一的Transformel模型组成,将提示词(Prompt)文本进行Tokenizer编码,然后将前视120度和30度相机的图像以及导航地图信息进行视觉信息编码,通过图文对齐模块进行模态对齐,统一交给Transformer模型进行自回归推理。
除此之外,理想还运用云端世界模型对系统1和系统2进行能力的训练和考试,从而使这套系统能够快速迭代。
如果觉得上述概念过于繁琐,「理想同学」给出了更容易理解的版本:
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它里面有两个超级大脑,一个叫「系统一」,一个叫「系统二」。「系统一」就像一只小猫,它飞快地帮助汽车做决定,比如它一眼就能知道前车的车速,然后告诉汽车自己应该开多快。但是,这只小猫有时候会看错,所以它做的决定有时候可能会出错。「系统二」就像一只聪明的小狗,它会用鼻子闻闻周围的环境,帮助汽车仔细思考。比如,它要决定转弯时,会看看交通灯,再想想安全规则,这样决定就会更加安全。所以,当自动驾驶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系统一」和「系统二」会一起工作,帮助汽车又快又安全地行驶。
在提出端到端+VLM双系统概念后,理想汽车AD Max迅速跟进OTA,从6.0版本开始理想以几乎20天一次的速度陆续无图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全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全方位低速AEB等功能。
10月23日,理想智能驾驶「端到端+VLM」正式随OTA 6.4版本推送,包含识别公交车道的禁用和可用时段、识别坑洼路面并绕行、识别减速带并减速等行业首创功能。
开启推送后,资本市场回给理想一个7.23%的高涨,比此前一周第100万辆下线的6.8%还要多。
而这100万辆,正是理想在智驾领域能有如此追赶速度的原因之一。
郎咸朋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在他看来理想做自动驾驶研发的最大优势,是外界所说的「套娃」:
「理想L系列外观比较相似,传感器布局和传感器型号完全一致,所以理想L系列的数据可以完全复用,这个是我们比其他企业想的更长远的。」
「所以说大家觉得我们套娃了,实际上对自动驾驶的研发非常有好处。」
作为目前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个达成100万辆交付目标的企业,理想拥有巨量的可复用数据。
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在成都车展期间,郎咸朋透露理想的AD Max车型销量每个月保持10%以上的提升,30万元以上车型AD Max销量占比达到70%,部分车型部分地域AD Max占比达到90%以上。
这一增速一方面来自用户对理想技术路线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因为理想曾经承诺「理想智能驾驶终身免费」,大大降低了用户选择AD Max版本的心理门槛。
在承诺免费时,郎咸朋曾对媒体表示:
「标配和免费都是理想从第一天开始进入智能驾驶就制定的策略,从没有变过。」
「我们的初衷还是说想把智能驾驶的能力变为用户的资产,而不是他的费用。」
郎咸朋称,用户买了理想的车之后,拥有了使用AD Max的能力,而且能力还可以不断升级迭代,能力越强,AD Max的应用价值会越来越大。
按照前文AD Max的销量占比估算,理想在今年10月销售新车51443辆,其中除L6价格在30万以下外,其余车型的AD Max总销量将在1.79-2.3万辆之间,这一数字已经相当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如果再计算L6的AD Max车型,那每月至少新增近3万辆支持高阶智驾的车型将为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
这将OTA6.4版本的体验推到与一线智驾企业拉平。
而刚刚推送的6.5版本则是理想智驾领先的开始。
本次OTA6.5版本,共提供包括车位到车位、全国高速收费站ETC通行两项新增功能以及包括路边起步、U型掉头、换道通行、复杂路口、拥堵博弈、旁车切入、限时公交车道识别等16项OTA功能。
其中车位到车位全量推送后,上车即可开启一键智驾,自主泊出车位,自主进出园区和识别闸机抬杆,城市环岛、掉头等复杂场景无感通行,可驶入封闭的园区小区,自动将导航终点匹配园区小区内的行驶路线,无论是露天还是地库等各种停车位,都能够最终自主泊入车位。上车一键开启,全程轻松驾驶,一镜到底到达目的地。
而本次更新的另一个重点是全国高速收费站ETC通行功能,这也是目前行业唯一VLM识别ETC,端到端大模型规划行驶轨迹,可支持全国范围所有收费站(超过1万个)识别与自主通行。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累计里程已达26.7亿公里,训练算力目前已达6.83EFLOPS,并且在年底将超过10EFLOPS。基于超26亿公里智驾里程的打磨验证、不断增长的训练算力以及世界模型在云端的提前部署,理想汽车端到端+VLM智能驾驶系统得以实现快速迭代。
而理想汽车要做的不止于此。
在重庆论坛现场,李想其实已经给出自己的目标。
「我这里强调一下,我讲的突破是关于‘自动驾驶’的,不是智能驾驶,也不是辅助驾驶,这是一个关键。」
写在最后:
在三季度电话会上,有提问关注到今年三个季度以来AD Max版本的销量有没有显著的占比变化。
对此理想汽车的回答是:
「AD Max对于整个销售的影响其实还是非常显著的,不仅是在30万以上的AD Max的版本的销量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另外我们在理想L6上AD Max的占比也是在持续的提升。」
不仅如此,理想还透露已经启动了L4级别自动驾驶的预研,在当前的技术路线基础上,研发能力更强的车端VLA(Visual-Language-Action)模型与云端世界模型相结合的强化学习体系。理想还将持续加大智能驾驶基建方面的投入,保持训练算力的领先以及智能训练里程数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