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品和用户口碑。桑塔纳、帕萨特、Polo、朗逸、途观、ID.3……40年来上汽大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国民神车”,全国2800万用户是上汽大众品牌的基石,上汽大众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记忆。
论产品质量和品质。德系标准是上汽大众成立初期就开始坚守至今的标准,助力上汽大众快速建立起了行业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上汽大众质保中心,采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统一的整车评判标准,通过匹配中心、精测室、整车Audit区域、整车检测中心、质保实验室、储存区域及整车分析车间等不同区域划分,用挑剔和苛刻的标准来保障整车质量。
论产业链布局。40年来,中德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400多家高质量的零部件企业,它们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打下基础。目前上汽大众的供应商体系中,近90%的企业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成为上汽大众强大的体系支撑。
有以上的种种,此刻理应是上汽大众厚积薄发的时候,你会认为上汽大众没有破局的实力吗?并不,缺的恐怕只是放下过往的辉煌成绩,迈出重拾40年前创业初心的那一步。所幸的是,在40周年庆典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再次看到了上汽大众的魄力。
四十年少,上汽大众给出的明确目标,依然不改青春少年的意气方遒。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这其中不仅有升级的燃油车,有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紧凑级电动汽车,还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增程版车型都会全面爆发。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上汽与大众的合作模式将从过去的线性模式转变为同步共创。而围绕这一目标,相关的布局和升级调整举措其实早已提前展开。
比如今年上汽大众坚持的“油电同进”与“油电同智”,让途观L Pro、帕萨特Pro在各自细分市场重拾销量增势,创新年内销量新高;上汽大众ID.家族11月单月新车交付达14,360辆,继续坐稳合资纯电销冠的位置;全新推出的“一口价”模式,市场反馈良好,首款推出该模式的车型途岳新锐以7.99万元起一口价上市首月订单超2万辆;上汽集团与奥迪联合开发ADP智能数字平台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去年上汽大众提出的“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的方针现在看已经卓有成效。
一旦痛下决心明确了目标,上汽大众的调整速度和策略落地的效率,往往超出人们预期。这才是这家老字号合资企业应有的本色。
“我们全新的战略蓝图已经展开。上汽大众会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基于新智电时代的产业生态链。”这是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对上汽大众未来战略做出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