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雷达地平线> 雷达地平线驾驶> 摘要详情

雷达地平线涉及航空航天、芯片开发、智能驾驶等天地化一体领域

雷达地平线涉及航空航天、芯片开发、智能驾驶等天地化一体领域

摘要来自:《2024年车市,这边裁员,那边“抢人”》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2024年车市,这边裁员,那边“抢人”》的片段:

另外,企业技术战略调整导致部分技术研发岗位出现冗余。比如今年8月时有消息称,上汽集团计划将智己、飞凡两个品牌的研发业务统一并入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地平线因重组智驾算法团队并转向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合并了软件产品线。这都导致部分技术人员被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车企研发人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除了那些已经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外,仍有不少具备实力的车企在裁员的同时,招募研发人才,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

通用汽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今年12月,通用宣布重组中国区业务,将智能驾驶研发模式从外方主导转向与中国车企合作。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这一转变既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也看重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化速度。第三方招聘平台显示,通用中国旗下合资品牌上汽通用正在大举招聘数字化、智能座舱、智驾感知算法等领域的专家,对资深人才开出的月薪普遍超过4万元。

保时捷中国也在逆势扩充技术力量,新设技术部门并任命前奔驰高管李楠为技术部副总裁。该部门将与保时捷工程、保时捷中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整合,重点布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以弥补在这些方面的短板。

2024年车市,这边裁员,那边“抢人”

图片来源:极越汽车

正如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部分进口超豪华车型在智能化、科技感上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满足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的需求。为此,外资豪华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销售,必须补齐智能化短板。

这种“削减冗余、加码重点”的趋势,在理想汽车身上体现得也较为明显。理想汽车此前裁减了5600人,其中智驾团队缩减至千人以下,但很快发现某些岗位“动到了大动脉”,不得不重新召回部分研发人员。与此同时,理想还成立了约数百人规模的“端到端”实体组织,并在公司内部建立起灵活的人才支援机制。

同样积极补强研发实力的还有东风日产,其正在招聘车联网数据开发高级工程师、ADAS算法工程师、AI系统工程师等专业人才。这些动作都表明,在车企普遍收缩的寒冬中,研发人才市场依然存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头部车企持续招兵买马

相比部分车企还在为生存苦恼,头部车企技术研发已迈入下一阶段。从城市NOA到端到端技术,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前沿领域的全面布局正推动企业加速扩充团队,尤其是研发力量。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比亚迪,今年以来密集启动大规模招聘。数据显示,仅郑州比亚迪就开展了两次万人规模招聘,累计招募人数接近4.5万名。从2024年校招数据来看,比亚迪已招录1.13万人,其中硕博占比高达67%以上,博士占比达10%(2023年占比仅3%),研发人员更是占据校招人数的78%。

有业内人士指出,技术研发岗位更青睐高学历人才。智联招聘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薪资与学历呈正相关,硕博学历招聘岗位2023年平均薪酬达25448元/月,较上年增长26%。

2024年车市,这边裁员,那边“抢人”

图片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的校招主要聚焦智能化、电动化相关专业。目前,其研发团队规模已达11万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两成,累计研发投入突破1600亿元。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拥有超4000人的专业团队,其中软件工程师达3000人。2024年年中,公司更是成立了天璇和天狼两个智驾团队。

这与比亚迪在快速补强智能化有关,除了天璇和天狼两个智驾团队,其还成立了感知实验室,同时组建了AI超算中心和端到端大模型相关团队。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在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前期采用自研+第三方合作发展策略,后期将转向全栈自研。相关分析师指出,2025年比亚迪将补齐智能化短板,10万-15万元车型有望标配高速NOA,20万元车型实现城市NOA。

吉利汽车同样在大规模招聘人才。截至2023年,吉利汽车拥有5.5万名员工。其最新社招岗位包括技术规划专家、端到端技术总工、系统架构专家(计算平台部)、热管理软件开发等智能化职位。校招方面,吉利启动G-Top人才计划,涵盖航空航天、芯片开发、智能驾驶等天地化一体领域。

吉利汽车也在大批量招聘。截至2023年,吉利汽车共有员工5.5万人。吉利汽车最新发布的社招职位,包括技术规划专家、端到端技术总工、系统架构专家(计算平台部)、热管理软件开发岗等智能化岗位。

岚图汽车近期在全国释放800多个岗位,其中智驾、智舱领域开发岗位占比超80%。据内部消息,岚图汽车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设置技术岗位,并专门为极越员工开设招聘专场。目前极越汽车已有超200名技术开发人员与岚图接洽。

2024年车市,这边裁员,那边“抢人”

图片来源:广汽研究院

随着车企跨界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人才需求持续扩大。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

新赛道催生新的用人需求。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今年10月指出,低空经济领域面临100万人的操控员缺口,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更是缺口高达500万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极度紧缺。目前,广汽、小鹏、吉利等车企已开始布局相关领域,并大量招聘相关专业人才。

吉利汽车启动的G-Top校招人才计划,涉及航空航天、芯片开发、智能驾驶等天地化一体领域。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