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萤火虫的定位是纯电代步小车,这是一个比较狭窄的市场。目前这个细分市场的爆款车型是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等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高端一些的宝马电动MINI、smart等销量始终上不去。而萤火虫的起售价达到了14.88万元,属于该市场内的高端产品,前景有限。
实际上,就连低端代步车市场,也未必能够持续火爆。低端代步车的售价的确很低,但它的功能也过于单一,当它真的只能代步时,几万块钱的售价就不显得便宜了。从燃油车市场的发展经历来看,代步车的需求会随着整个市场的成熟而逐渐萎缩,纯电动代步车大概率也难逃这样的命运。
其次,给代步车配上换电模式,真的行吗?换电模式解决的,主要是纯电车型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代步车车主往往并不太在乎这一点,他们的日均用车里程比较短,很多人还能够在小区内部、农村小院或者工作单位附近充电,并没有特别强的续航焦虑。耗费大量的资源,建一套需求没那么强烈的换电体系,似乎并不划算。
此外,集装箱式换电站,成本是不是真的很低,也需要打个问号。再小的换电站也需要一定的场地,同时还需要相应的运营人员,而且还要保证安全性。也就是说,它该花的钱还是要花。考虑到蔚来目前的财务状况,这样的动作显然有一定的冒险性。
更重要的是,李斌本人对萤火虫似乎没有太高的期望。在回复外界质疑时,李斌表示,他对萤火虫的期望就是月销几千台。但这几千台销量却是遍布全国各地,一个城市哪怕只卖上几十辆,蔚来都需要建设集装箱式换电站,这个成本真的会很低吗?
到底该怎么做第三品牌?
蔚来推出第三品牌,最初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扩大销量规模。2024年10月、11月份,蔚来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距离月销2万俱乐部越来越远,它迫切地想要突破这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