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理想 AI Talk”,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宣布了理想汽车的新航向:迈向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因此,理想同学和智能驾驶将是理想汽车的两大核心AI产品。
在李想的眼中:大语言模型Mind GPT是认知智能,连接数字世界;而自动驾驶被称为空间智能,关乎物理世界。理想汽车同时在这两个领域探索,并坚信认知智能与空间智能的结合是一个更值得相信和追求的机遇,并将之称为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成为理想汽车的新愿景。当然,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最佳桥梁,仍然是汽车。但理想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李想表示:从行业视角来看,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在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上,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融合,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延伸。
至于全新上线的理想同学APP,目前可以提供包括汽车、出行、财经、科技等领域的问答能力,如能处理翻译、创作文案和撰写文章等多种文本任务。而“看世界”功能则依靠视觉感知能力,能够识别菜单、画作、动植物、汽车等上千种通用物品。
从车机进入手机,意味着理想同学从局限在汽车一隅的智舱智能助理转变为融入大众生活方方面面的通用型智能助手,看似突兀,实则合理。在电动智能时代,汽车正在成为新的智能终端,很多理想汽车用户的孩子首次接触的人工智能产品就是理想同学,孩子们通过与“理想同学”对话,解决了游戏、画画、写作业等等问题。
理想汽车的愿景是,让100多万的车主及其家庭成员,不仅在汽车,还可以在手机、电脑,甚至眼镜等穿戴设备上,体验到一致的人工智能产品。而理想汽车希望让100多万的车主及其家庭成员,不仅在汽车,还可以在手机、电脑,甚至眼镜等穿戴设备上,体验到一致的人工智能产品。
当然,大模型技术尚处于发展早期,要经历聊天机器人的初始阶段,但所有参与者也会是探索未知边界的先行者。此外,理想汽车宣布OTA 7.0版本车机系统将于12月底全量推送AD Max用户,新增AI推理可视化、高速端到端等功能,并实现Mind GPT-3o、Mind Diffusion V2.0的能力升级。
传统的L2辅助驾驶依赖上一代自动驾驶方案,通过预设条件来执行不同场景下的智驾功能,无法穷尽所有的corner case(极端情况)。理想汽车的解决之道是,借鉴人类驾驶技能提升的过程,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做自动驾驶,推出端到端+VLM的双系统解决方案,利用Scaling Law(规模效应)不断迭代和提升自驾能力,以适应所有可能的驾驶环境。
自7月底推出端到端智能驾驶的内测版以来,理想汽车以每周更新两个模型版本的频率,致力于在今年将综合MPI(城市+高速平均接管里程)提升至100公里。未来两年,还将逐步提升MPI至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而为了达到MPI 500公里的目标,预估需要2000万Clips(视频片段),意味着积累50亿公里甚至超百亿公里的数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