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亲戚很粉这台“平民超跑”,差不多10年前,第三代飞度上市的时候,他就常常用爱打Call:久经考验的“地球梦发动机”,让平民超跑GK5一度站上了全中国第一巴图鲁的高度,甚至还成了能硬刚法拉利的霓虹利剑,那会汽车论坛不是很流行用“不怵法拉利的买菜车,了解一下”来形容飞度吗!
这么说吧,当时飞度的国民度≈五菱宏光MINIEV。
题外话,全世界的飞度车主大概有800万个,而在中国,飞度车主超过130万个。
中国人喜欢飞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对普通用户跟改装爱好者都很友好:尺寸小,方便停挪;油耗低,百公里加速成绩也不错;CVT无级变速箱换挡平顺丝滑;车内空间阔绰,改装灵活......
你仔细回忆一下,以前很多飞度的全生命流程是不是基本都按照“任劳任怨家用车”→“大改装交友利器”→“卖二手理财收益”这个模式来的?
因为飞度,广本的口碑也水涨船高,坊间一度调侃“世界上只有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地球梦,一种是其它”。
这本来是个happy ending的故事,怪就怪飞度后来不思进取,想一招鲜吃遍天,结果就是,国民买菜车被比亚迪海鸥吊打。
奇怪吗?并不,你看2024款,都卖到快10万了,依旧连中控屏都没有,倒车影像还得加装。相比之下,隔壁海鸥的高配版都能跟飞度低配版平起平坐。
2014年不买飞度的都是傻子,2024年买飞度的都是傻子......这话有点道理。
再退一步,同价位还有个无法逾越的神——比亚迪秦。
嗯,不讲武德就对了。
可能是受到雅阁的启发,极湃系列也尝试过以价换量,但不成功。
本质上,降价是个技术活儿,幅度小了,掀不起市场声浪;幅度大了,又容易打破盈亏平衡点,卖一台亏一台,而且还会拉低品牌价值。
就好像三菱退出中国市场,根源是无法通过卖车赚取更多利润后,恶性循环的结果。
你可能会说“广汽本田可以拿油车的利润来填电车的坑”。
Too young too simple。
燃油车的市占率本身就已经处在下滑状态,像 A00 级、A0 级、A 级和 B 级这种传统日系燃油车的基本盘几乎都在崩,尤其A 级和 B 级,同比下滑明显,而在“油电双线”同步持续降价的大前提下,广汽本田离丧失基准公信力的那天已经不远了。
日系车迫不得已的降价行为其实是一种应激反应,眼看似乎“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实际上早已陷入塔西佗陷阱。
另外,某种程度上广汽本田目前越来越像特斯拉——都是价格屠夫。
是本田太保守了吗?
我觉得多少有点关系,你看新能源,在VETC 发动机技术称霸燃油车的时代,i-MMD混动技术是何等风光,但本田并没有及早布局插混,我猜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插混车比较依赖充电设施,市场属性比较被动;第二,插混车的制造成本更高,不太符合日系车企的节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