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海时间不长,但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版图却扩张得非常快,甚至销量也实现了增速第一。不少人就纳闷了,为何比亚迪的出海是井井有条、稳扎稳打的?
事实上,比亚迪乘用车之所以能够快速在各大国家和地区布局,还是与它早就深耕全球市场息息相关。要知道,抛开乘用车业务,比亚迪在出海这个领域本就不是“新兵”,从1998年在荷兰设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开始,比亚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在为汽车布局,直到现在,它在海外已经拥有了光伏、电动大巴、锂电池等广泛的业务。
也就是说,正是在这些领域积攒下来的品牌口碑和商业伙伴,使得比亚迪更容易获得营销渠道上的优势,为接下来乘用车的出海创造了“水到渠成”的条件。所以,比亚迪乘用车一经出海,就迅速在各大市场“开挂”,成为了出口同比增速最快的中国品牌。
以极为“难啃”的日本市场来举例,在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的EV销量已经超越了本土车企丰田,同比增长54%,能突围连德系、美系都很难打入的日本市场,恰恰说明比亚迪的出海战略是卓有成效的。
征服全球市场,靠的是技术为“大”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也让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凭什么它能这么顺利?若从结果进行倒推,那技术无疑就是比亚迪得以在全球市场进行角逐的“通行证”。
一直以来,比亚迪就是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立足的企业,而且其在研发这方面的投入巨大。公开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比亚迪每年的研发投入几乎都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连续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600亿元,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将赚钱来的钱竭尽所能地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可以见得比亚迪也明确知道,在出海的新趋势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比亚迪也不负众望,不仅得到了丰厚的技术回报,也依靠着庞大的技术储备,建立起了深不见底的技术鱼池。
如今,比亚迪已经拥有多个技术完整产业链,覆盖电池、电机、电控、太阳能、储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智能化技术及车规级半导体等多个核心领域,还拥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技术产品,例如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以及云辇技术等等。特别是去年才推出的第五代DM技术,不仅带来了低于2.9L/100km的馈电油耗惊喜,更实现了满电一箱油超2000km的续航新纪录,成功树立起全球插混技术新标杆。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超427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还是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归根究底,任何一家车企想要征服全球市场,技术创新是根本。而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早就蛰伏了多年,“技术鱼池”更是样样有货,所以一旦出海,销量爆发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