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车内,我们能够发现,两款车在内饰设计方面还是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的。理想L6的内饰设计有着明显的“造车新势力”的风格。由于拥有14.7英寸的HUD,所以理想L6的液晶仪表尺寸仅为4.82英寸。个人认为,虽然HU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仪表盘。但4.82英寸的液晶仪表尺寸过小,无论是观感还是使用体验均不够出色。
与此同时,理想L6的前排还拥有一块备受好评的副驾驶娱乐屏。这块尺寸15.7英寸的LCD娱乐屏,分辨率达到了3K,副驾驶用户能够在出行过程中看视频、看综艺,从而也能避免对驾驶者造成影响。想必,这也是理想对“移动的家”理念的诠释方式之一。
此外,在智驾层面,理想L6支持城市与高速路段的高阶智驾,2颗英伟达Orin-X能够提供508TOPS的算力,搭配128线的激光雷达,让驾驶这样一款尺寸宽大的SUV显得简单了不少。
问界M7则在内饰设计方面,呈现出较为传统的风格,如果你此前是一位燃油车用户,那问界M7的内饰一定能给你一种熟悉,并且操作“零难度”的感觉。造型较为传统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处于中控台下方的电子档杆,都与燃油车无异。
购买问界M7的消费者,有一大部分都是被它的车机以及智驾所吸引。问界M7的这颗192线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来自华为,搭配3个毫米波雷达,能够为驾驶者提供该价位段数一数二的智驾体验。另外,鸿蒙车机的加入,也让使用鸿蒙系统手机的用户,拥有了别的品牌无法提供的生态体验。但选择问界M7,自然要与副驾娱乐屏说“ByeBye”了,屏幕前的各位是否愿意呢?
后排舒适度接近,选谁都没问题
作为主打家庭出行的SUV,两款车在乘坐舒适性方面,均有着不错的表现,这也是它俩能够“狂揽”40万销量的重要原因。理想L6作为该价位舒适性的标杆,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座椅电动放倒功能均有配备,甚至还加上了车载KTV这一娱乐功能。可以说,在20多万的价位段里,理想L6确实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所有想象。
问界M7在舒适性方面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同样没有缺席。与此同时,在前排缺失的多媒体娱乐屏,问界M7也在后排为用户“补上了”。另外,问界M7的后排还支持选装小桌板。由此可见,两款车在舒适性方面本无档次上的区别,只是理想L6更注重前排用户,而问界M7将重心放在后排用户上。消费者可以根据日常用车场景进行选择。
当年被称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式,却成为了爆款密码
作为时常满载的家用SUV,车辆的动力与续航表现自然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这一尺寸的家用SUV不会有严苛的性能要求,但更充沛的动力,也能让驾驶者在超车时更加从容,提升用车体验。
当年,当理想ONE横空出世时,增程式所引发的争议与讨论不在少数,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增程这一技术,毕竟,相较于纯电与传统PHEV混动,增程式拥有“大电池”与“零焦虑”两大优势。理想L6的这一套动力总成,拥有300kW的综合功率,零百加速5.4秒,这对于一款近五米的SUV而言实属不易。此外,212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CLTC工况)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一周五天的通勤需求,1390km(CLTC工况)的综合续航里程,也能够彻底打破续航焦虑。或许,这也是增程式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问界M7在动力形式上,同样采用了增程式,7.8秒的零百加速逊色于理想L6,但也优于同价位段燃油SUV。240km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与1300km的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与理想L6差别不大,可以说,两车在续航这一方面,都能够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
从两者在动力总成的选择方面我们能够看出,现阶段,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增程式是最为实用,接受度最高的动力形式。而对于厂商而言,增程式的技术难度较低,相关成本也较低,厂商能够在降低车价、增加电池容量、提升配置方面自行选择,从而满足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实现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何乐而不为呢?
写在最后:
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车市各取得近20万的销量,可见问界M7与理想L6已经在细分市场站稳了脚跟。两款车在产品定位,续航层面的表现,也没有过大的区别。相较之下,理想在动力表现方面更好,内饰更符合大多数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而问界M7则更为成熟稳重,深受中生代消费者的喜爱。个人认为,理想无论是内饰营造,还是机械素质方面的表现,都要更胜一筹,是更为合适的选择。那么,看完上述对比,你会怎么选呢?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